不同的人手中组装。
直到最后一人,将成品火枪包装在配套的油纸中,一把枪的生产过程便结束了。
“这不就是流水线!这些人怎会如此做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心底冒出了浓浓的疑问,刘平看向了站在旁边的三人。
谁知汤若望哈哈一笑,有些得意的道:“尊敬的皇帝陛下,你是否也在惊讶这种流水式的生产方式?我在威尼斯的时候,曾见过那边的船匠造船时,将船只沿着固定轨道移动,然后由工人分开组装,没想到将这方法用在组装火枪上,效果却一样的好!”
听了汤若望的话,刘平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其实流水线并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东西,我国早在秦朝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流水线的雏形。
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最新爆发的欧洲,有了初步的流水线组装,刘平对此并不感到意外。
“干的不错!如果以这种方式组装下去,一天能得多少杆枪?”
“若是生产配件的厂房不停,外面送来的铁料又充足,一天多了不敢说,二百杆火枪是没问题的!”
回答刘平的是徐光启,此时正抚着长须。
“好啊!有徐先生助朕,相信要不了多久,全军便能换上新式火枪!”
对于激动万分的刘平,徐光启却是摇了摇头,然后叹道:“陛下太看的起老朽,老朽也是得了一人的助力,这些厂房和生产的管理,全都是一人出的主意”
“竟有如此人才,徐先生可知那人现在何处?”
刘平顿时感了兴趣,心中也在不断的猜测到底会是谁。
突然,一个熟悉的名字浮现在了刘平的心头……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