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争气啊,太不争气了。
........
春秋,
晋昭侯姬伯的脑瓜是嗡嗡直响。
原来周公鲁公他们真的不敢打过来呀!
现在就是他再蠢,他都看清了形势。
一个姜姓齐国和姜姓诸侯小国,
再加上一个东部小霸王郑国,以及围绕在郑国周围的其他诸侯国。
这就是两股非常大的势力,但晋国在陕东之地,只有这两个钉子吗?
不!
因为作为晋文侯姬仇的儿子,他很清楚,晋国曾经向东部疯狂扩张过。
也就是说,在河北河南还有很多的附庸诸侯国,比如卫国!
这些诸侯小国,那也是听晋国的,所以其实在东部,制约着周公鲁公的不是两股势力,而是三股!
其中一股势力还完全掌控在晋国手中。
这时候的晋昭侯姬伯然不禁对六卿埋怨道:
“都是尔等误我呀!”
是的,其实晋昭侯姬伯采用了分封曲沃桓叔的这个意见时。
晋国六卿是极力促成这个计划的完成,也是他们各种怂恿和支持晋昭侯姬伯,才让这个计划变成了国策。
六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想背黑锅,有人就站出来说:
“主君,虽然先主晋文侯很厉害,但你别忘了,咱们不仅仅在陕东之地有敌人,在南部也有啊!”
“楚国和庸国,咱们晋国怎么对付呢?”
“不要把先主晋文侯想的那么厉害,他也有算计不到的时候。”
晋昭侯姬伯听到这话,心中就凉了半截。
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六卿的立场,好像出了一些问题。
他们为什么到了现在,还在狡辩呢?
他们好像是真想要坐看曲沃一系的做大。
但同时,晋昭侯姬伯其实也希望六卿的话是真的。
如果他的父亲算计有问题,那他还可以接受他失败的结果。
但如果他父亲晋文侯姬仇真的把一切都算计好了,是他把整个事情搞砸了,那他得把自己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才行。
他晋昭侯姬伯简直成了晋国历史上最愚蠢的那个人,没有之一!
他比他祖父晋穆侯都蠢!
所以此刻的晋昭侯姬伯还是希望六卿的说法是对的。
起码,起码能够挽尊一点。
于是他也把问题发在了天幕中。
........
北宋
司马光看到了晋昭侯姬伯,竟然给他自己老爹找麻烦,嘴角都不由抽着抽。
这可真是大孝子呀!
不过这正是他们儒家需要的国君,越孝顺越好。
“大家都看一看,就连晋昭侯姬伯都觉得他爹晋文侯姬仇有问题。”
“足以说明,晋文侯姬仇的计划没有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完美。”
“大家说对不对啊?”
司马光想要为儒家摇旗呐喊,可此刻的读书人们却不敢随便发表意见了。
开什么玩笑,人家晋文侯姬仇在东部诸侯区域,已经连续下了两个钉子,而且每一个都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甚至有人隐隐觉得,晋文侯姬仇在东部应该还有第3个钉子,因为卫国,以及周围的小诸侯,那就是他们的小弟呀。
而且还是晋国的直系小弟,跟郑国不一样的那种。
我们觉得还是应该让箭头再飞一飞。
总感觉南部也有大问题,起码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
(博主,赶快说一说,南边的庸国和楚国,这时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我现在都可以想象,晋文侯姬仇绝对在这里安插了后手。)
(要是晋文侯姬仇连庸国和楚国都不准备防备的话,那我觉得有点太掉价了。)
陈勇笑了,自己读者的水平越来越高了。
【看来大家对晋文侯姬仇的能力已经比较认可了。】
【但一些人还是担心楚国和庸国会加入举世伐晋的队伍中。】
【庸国和楚国的实力有多强呢?
先看庸国,庸国是牧野八誓,也就是当年周武王伐纣的时候,最大的几个外援之一, 楚国在西周有多强,自己给自己儿子封王,就可见势力有多大了。】
【可之后周公旦是怎么对付庸国的呢?】
【周天子又是怎么对付他的呢?】
【那就是不遗余力的削弱庸国。】
【在这种情况,矛盾最后还是爆发了。】
【那么在西周灭亡之后,南部疆域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
【首先第1点,庸国开始对褒国发动了灭国之战!】
【因为周武王和周公旦不讲信用,前脚借了他们的兵去灭殷商,后脚就在他们周围分封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