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正史比野史还野,李世民崩溃 > 第386章 李广利的功劳,足够李广祖孙八代封侯!

第386章 李广利的功劳,足够李广祖孙八代封侯!(2/3)

   “朕就要为贵族谋福利,祸乱天下,朕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

    “朕只要享受此生的权势富贵就行。”

    “来人,传令下去,从今日起,执行九品中正制!”

    贱民,都去死吧!

    他们本来就不该配活着。

    陈群嘴里挂着满意的笑容,不屑的扫了一眼天幕。

    什么为后世谋福祉,还谋个屁!

    你把他捧到手心,他把你踩到泥地里。

    我把他们虐的欲生欲死,他们还得跪下来说我虐的好,这种贱皮子,就应该好好的整一整他们的先祖。

    我们就是要锁死晋升通道,让那些底层的贱民永生永世永无翻身之日,世代为奴,当牛做马。

    如果这样对他们了,这些后世子孙应该就不会骂了,应该会跪下来,说我们干得漂亮!

    我懂了!

    ......

    天幕中,很多皇帝,太子都在反思,这其实也是历史中的一个常态。

    你对百姓好,你为百姓做的事情,百姓他买账吗?

    如果不但不买账,还要骂你祖宗十八代,有几个人还能够坚持自己的信仰呢?

    寒心,什么叫寒心,这就是寒心!

    在寒心过后,有些人就得意了,既然后世知道这些史料,竟然都要抹黑汉武帝,那他们还怕个锤子?

    看来后世不讲理的人,比讲理的人基数要大,这就是我们儒家的好孙子呀!

    他们放心愚民就对了。

    后世,自有大儒为我们辩经!

    大唐,

    世家门阀的人对视一眼,这要是不趁势而上,那就白瞎了他们的释经权!

    有的科举学子跳出来,立刻给主人摇旗呐喊:

    “你看后世都不承认史书上的事情,那我们又何须承认了?”

    “再说了,就算李广利打胜了,这一场战争又能怎么样?”

    “相比于卫青霍去病的功劳来说,这就是九牛一毛啊!”

    “这种胜利其实就是失败!”

    “后世子孙说的没错。”

    “对,战争是要看战果和战损的,李广利才杀了1万人匈奴人,这有什么好值得炫耀的?”

    “我们大唐那是三千破十万,我们说了没有?我们没有说!”

    一群人顿时觉得自己说的很有道理,一万人,谁还搞不定一样,一万人,就值得炫耀了?

    真是少见多怪。

    程咬金听到这些话,差点都要吐血了。

    同时,他在心里面也真的感到了一股从未有过的悲凉。

    汉武帝可是付出了这么多,后世子孙都能睁眼说瞎话。

    那他们将会被后世子孙怎么对待呢?

    所谓的名流清史,真的是他们想的正面的留下名字吗?

    万一后世子孙,嘴一张牙一黑,他们的功劳甚至都能变成罪孽。

    这还奋斗个屁?

    程咬金表示我直接躺平了。

    李靖见到这种情况,心也凉了半截,罢了罢了,就由他们随便折腾吧。

    反正倒霉的最后还是那些百姓底层,跟他李靖这个贵族有什么关系呢?

    我何必要折损自己的名誉,帮百姓办事,最后还被百姓戳着脊梁骨骂,还被百姓挖祖坟。

    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谁爱干谁去干,反正他累了。

    朝堂上顿时失去了反对的声音,世家之人气焰嚣张,如同螃蟹过街横行无忌。

    李世民攥在袖袍中的手,捏的生疼,这就是后代人的评价体系吗?

    睁着眼睛都能说瞎话了?

    有一天他李世民是不是也要被这样抹黑?

    悲哀,很悲哀。

    .........

    弹幕中,很多后世之人,果然就跟李靖他们想的一样。

    各种让人吐血的言论都出来了。

    (不就是李广利打赢了一场仗吗?有什么值得吹的,这跟卫青霍去病的功劳能比吗?)

    (笑死了,笑死了,汉武帝后期也就赢了这一场,斩敌也就1万多,这就好意思拿出来吹了?)

    (还随便找个人放到将军的位置上就能赢,还说什么将军无用论,知不知道卫青霍去病的战绩吊打李广利几十个来回都没问题!)

    (卫青霍去病,杀了多少匈奴,你知道吗,你敢算吗?)

    (别说卫青霍去病了,就李广的功劳都能够吊打李广利,就李广利杀了这么点人,还好意思拿出来炫耀,还好意思当什么汉武帝后期打匈奴的证明?什么时候,汉朝军功门槛这么低了?)

    (卫青可是随便一次就能杀几万人的,你李广利这战绩,卫青都懒得看。)

    陈勇简直无语了,卫青霍去病到底杀了多少匈奴,是你们不敢算吧!

    【很多人对汉武帝时期,斩杀匈奴的杀敌数量没有一个概念,觉得李广利杀穿右贤王军队,只杀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