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末法时代的尸解仙 > 第35章 江左仙迹,故人倚天

第35章 江左仙迹,故人倚天(1/2)

    一叶飘零天地间,不知世外有神仙。

    袁天罡屹立市中,世界喧闹与自己无关,体会着意识中的一丝玄妙。

    他修炼意念类神功,意志感应天地冥冥中的玄妙。

    意念感应天象,钦天监预测风雨地动之事,皆由自己主导。

    意念更是可以预测敌人。

    袁天罡之所以行走街头,乃是打算凭借冥冥中的大道感应,察觉出魔教教众。

    感应中的普通人如尘沙,四处皆是,没有威胁;武林高手似火,有的细小如火苗,有的爆裂如火山。

    魔教之人行踪隐蔽,有特殊龟息之法,但还是瞒不过自己的感应。

    只要凑近一点,便可感应到其如芒在背的感应。

    但刚才的感应不同。

    此感应不属于任何一类人,好似天上白云,人间清风,正午阳光。

    无处不在,又融入天地。

    “或许是错觉。”

    袁天罡在人群中观察片刻,还是无奈摇头,转身离开。

    世上无仙,末法绝世。

    对于有天赋以及清醒的人而言,乃是一种折磨。

    他早已丧失心气,背弃逍遥派的传统。

    对袁天罡而言,古人可敬,但不可法。

    今人才是道统传承者,应当抛开祖训,得到古人异宝,将武道推陈出新才是正事。

    袁天罡融入人群,继续寻仙之旅。

    梁岳不急不慢,游历各地。

    会稽、钱塘、上虞、乃至建康。

    江左风流,南朝风貌。

    “江南文华,北国武功,盛唐合二为一也。”

    梁岳心想。

    唐朝继承了北国制度骨架,以汉人衣冠填充其血肉。

    此时,国朝初定,百废待兴。

    以后将涌现出更多诗人、画家、散文家,这也是梁岳为何对盛唐充满期待。

    长生者超脱尘世,体验历史,岂不快哉。

    钱塘江边。

    当年宫观成群的孙家,如今也落寞了下来。

    此处唯有一间宫观。

    香火鼎盛,信徒众多。

    门楼巍峨,名家提字,上书:五仙观。分别供奉孙嵩,孙恩、孙泰、孙岳、孙衡。

    不远处的碑林有历代文人题字。

    还有三三两两的文人聚在一起,宫观的庙祝赶忙送来墨宝。

    三三两两的人凑前围观,梁岳兴致一起,也上前凑凑热闹。

    “真人归仙乡,莽莽江边花,不知何处客,送我归青华!”

    “好,好诗!”

    “真仙显灵,必定保佑阁下。”

    文人负手而立,望着庙中威严神像,摇首叹息,道:

    “只恨吾非晋朝时人,未能一窥真仙飞升风貌。”

    “是啊,不过在下只想寄情青山园,与山伯隐居,与灵运作诗。”

    梁岳闻言看了一眼那个歪瓜裂枣的纨绔子弟,自己当年肯定不会邀请这种人。

    这群文人从衣着上看,应是达官贵人的纨绔子弟,有些人连字都写不好,竟还能引起一阵叫好。

    人群中,一年龄尚幼的女子,美眸闪亮,一脸憧憬,说:

    “两晋南北,风流且至美。”

    梁岳苦笑一声,转身离开。

    年轻时那种高压且桎梏的环境,自己可不想再经历一遍。

    ……

    夜幕降临,万籁寂静。

    会稽东山,谢安石东山再起之地,亦是最后葬身的地方。

    此时,墓冢挖开,露出苍白尸骨,以及零零散散的陪葬品。

    十余人围着墓穴,颇有些失望。

    “谢安石墓穴,并无上古遗宝线索。”手下来到紫衣男子跟前汇报。

    男子样貌五十许,手足修长,面色冷漠,一对眼神深邃莫测。

    “埋回去吧。”

    宇文化及摆摆手,兴致索然。

    或许可以暗中潜入梁氏后山,一探究竟。

    不过一定要小心才行。

    梁氏起码有两名先天高手坐镇,外围或许有李氏的探子准备引蛇出洞。

    他倒是不怕普通先天,毕竟自己是先天三十三丈圆满,就怕袁天罡这个狗皮膏药缠上自己。

    因此必须找准时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方可查明历史真相。

    幽都的人不认为自己是坏人,恰恰相反,他们自我标榜为史官,负责查明历史真相。

    魏晋士族将所有好东西藏入家族宝库,此乃不义之事。

    众人打道回府。

    此时,空中乌云密布,狂风吹拂山林,卷起落叶阵阵。

    “什么鬼天气?”宇文化及不满地看着天空。

    哗!

    此时,天空降下嫣红火焰。

    火光映红山林。

    “天谴?”宇文化及嘴角咧起,露出残忍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