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重生97,我在市局破悬案 > 第434章 肖冰的尸检结果(日万15天)

第434章 肖冰的尸检结果(日万15天)(2/7)

查,如果徐柳真的被学校选中安排明年出国留学,专案组早就应该知道了。

    可是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信息。

    说明出国留学这件事不是公开的。

    既然不公开,可徐柳又急于和表哥分享,那就说明,有人向她做出了送她出国留学的承诺,而且这个承诺的人手里有权力,说出这话可以让徐柳完全相信。

    学校的清洁工大爷说可以送她公费留学,换了谁都不可能相信。

    周奕脑子里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刚才大发雷霆的那位刘保国。

    他是副校长,如果他的分管范围里刚好覆盖这块业务的话,那他的嫌疑无疑是最大的。

    再加上那通电话,难道徐柳的金主真的是他?

    可他刚才大发雷霆的样子属实和他这个段位的人不符啊。

    他想糊弄过去,应该说自己拨错了,呼叫之后才反应过来。

    而且周奕还想起了一个人,樊天佑。

    樊天佑一个大山里出来的孩子,自费留学是肯定不可能的。

    九十年代自费留学就是天价,普通人砸锅卖铁都供不起,得是钱红星这样的家庭才有这个实力。

    所以摆在他面前的应该只有公费出国这一条路可走。

    难道也是刘保国安排的?

    可樊天佑跟刘保国没发现有什么关系啊。

    周奕回到办公室,对陈严说了这条线索,顺便请教下大学里如果出国的话,会是个怎样的流程。

    毕竟他就读的省警高可没有这样的安排。

    “公派留学啊,公安类院校,这种情况很少的,不光是你们学校没有,就算公安大学也不多,因为专业特殊性嘛。”陈严说。

    周奕点点头,确实,毕竟公安类院校毕业以后都是要进入公安系统工作的,出国也没这必要,何况搞不好还会被境外势力策反成间谍。

    周奕记得上一世后来就看过一个新闻,就是讲一个学者出国求学,后来被外部势力策反成了间谍,回国后为敌对势力提供情报,最后导致我国不少机密研究资料外泄。

    “一般大学,应该是国际交流更多。”陈严说。

    “国际交流?”

    “对,也叫交换生。就是跟国外的大学定向换人,这种是最常见的,一般就是半年到一年,最长也不会超过两年。而且交换生虽然可以免学费,但签证护照、往返机票、住宿和生活费还是要自理的,也不是一般人能去得了的。”

    陈严继续补充道:“如果是经国家审核通过的公派留学项目,则是会有定期补助的,差不多能覆盖基本的住宿交通和生活成本。不过外国物价太高,还是会有不小的负担。”

    这种问题还得是陈严这样的高材生才清楚。

    周奕问:“那公派留学一般是谁来管理?”

    “最终审核是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到学校层面的话,一般归口会在负责学生管理的部门,然后各个学院的院长有权力申报自己学院的本科生或研究生名额。”

    “院长?”周奕立刻想到了陈耕耘,“院长有权力跨学院申报吗?”

    “应该不能吧。”

    “严哥,把刘保国的资料给我。”

    陈严闻言,把已经从档案袋里拿出来的资料递了过去。

    目前只有户籍资料和履历资料,还没有调查记录,因为梁卫那边才刚刚开始。

    户籍资料很简单,履历资料就很复杂了,厚厚一摞,周奕翻了翻,基本上都是学术方面的成果、主持或参与了什么什么项目,在某某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什么主题的论文之类的。

    感觉意义不大,或许这些在学校眼里是机密,但在专案组这里可能并不重要。

    周奕想看的,主要这两人的职业履历,想寻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果然,学生管理方面的工作,都是刘保国的分管范围,怪不得学校会让他来对接专案组。

    很快,周奕在资料里发现了一个东西,有一个叫做“宏大国际学术交流研究会”的东西,刘保国是会长。

    听起来,是个很虚的东西。

    周奕往后翻学术方面的成果,果然找到了这个什么研究会的资料。

    这是一个由刘保国牵头组织的项目,九四年开始搞的,反正主题和目的写了一大堆,但周奕就抓住了几个关键词:提高国际学术发展水平,大力培养多元化国际性复合型人才。

    他让陈严看下,看这个研究会是不是有可能搞公派留学。

    陈严仔仔细细看完后点点头说:“这个研究会虽然叫研究会,但实际上他就是一个长期的学术研究项目,你看这上面写了,第一期研究是五年。学术研究项目都会有专项资金的,确实有权力基于项目研究纲领搞留学。”

    “等等,我刚才好像看到过这个项目。”陈严说着,翻自己手里陈耕耘的资料,然后指着其中一页说,“你看,陈耕耘的资料上也有这个项目。”

    周奕凑过去一看,果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