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 第三百四十九章,终将统一

第三百四十九章,终将统一(1/2)

    闹剧持续到贾赦赶来。

    贾政见到贾赦,赶忙将事情说出。

    贾赦听了,也没怎么看躲在贾母怀中的宝玉,只令身边小厮将贾母身边的一个管事婆子拉了出来。

    冷声道:“速将实情说出,那妖尼藏在何处,不然本官治你通贼之罪!”

    那管事婆子跟了贾母多年了,此时即便是被贾赦威胁也没有第一时间吐露实情,而是将目光看向贾母。

    贾母为其说话道:

    “哪有什么妖尼,那都是些良家女子!”

    贾赦听也不听,挥手道:

    “送到死牢,大刑拷问!”

    作为顺天府尹,贾赦自然有这个权利。

    两个小厮二话不说的拉着那婆子就走。

    贾母在后边出言阻拦,然而两个小厮根本一句话也不听。

    除非贾赦开口,不然谁的话也不好使。

    这两个小厮都是贾赦新招来的,对贾府了解不多,他们只知道如今的贾府贾赦官最大,而贾赦和贾母不和,因此他们根本不怕贾母。

    之前的小厮贾贵儿立了大功,如今已经摆脱奴籍,高升去了。

    那婆子眼看贾母说话无用,害怕真被送到死牢,到了那地方可就出不来了,于是婆子赶忙竹筒倒豆子般将情况说了。

    贾赦得了情报,很快带人将妙玉等人尽数都抓了起来。

    那婆子也没能幸免,即使说了妙玉等人的住处,依然被贾赦送到诏狱,被迫签字画押,成为了藏匿妖尼的主谋。

    奴仆是没有人权的,拿家奴来顶罪也是世家贵族惯用的手段。

    方永也不可能因为这种小事就治贾家的罪,因此只是申饬几句了事。

    关于妙玉,方永抽空见了一面,相貌倒是不错,只是性格上不为方永所喜,相比起来,鸳鸯相貌稍逊于妙玉,反倒很招方永喜欢。

    最终方永只将她安排在了宫中的织造局,做了最基础的女工。

    没有为难,也没有关注。

    官宦人家出身,妙玉确实会一些纺织刺绣技巧,这属于大家闺秀的基础技能,像湘云、黛玉、宝钗,都会一些。

    相比之下,有的什么也不会的尼姑就只能送去和州搬石头了。

    四月下旬,殿试开始,辽东传来一些消息,褚玉麒病了……

    所谓病了,可能只是褚玉麒示弱的表现吧。

    方永并未在意。

    殿试举行。

    隆庆帝病了,不能到场。

    委托国之柱石吴王方永代替他选拔英才。

    殿试只是一个过场,题目也很简单,就是基础的八股文题目,对这些最低都是举人的人来说没有任何难度。

    状元是内定好的杨霁,方永还临场考较了他几个题目,都是老生常谈的题目,比如盐铁营运,开源节流,官员考核等等。(P:没有如何分辨狼和狗。)

    杨霁对这些问题对答如流,表示想要开源节流,首先要开源,然后要节流,说了和没说一样。

    大臣们听了非常满意,纷纷表示说得好。

    方永也再没多说什么。

    这本就是一场作秀,政治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总之,状元的名次确定下来,之后的榜眼和杨霁差不多,探花选了个相貌好的,然后还在二甲中选了几个庶吉士,这些都是世家大族子弟,方永也给他们安排好了清闲官职。

    他们不会有太大危害,最多也就是浪费几份禄米,之后或许就能换取大片区域的和平。

    对于这场科举,有些人是不满的。

    因为有些人的才华本可以中举,吴元故意将他们刷了下来,供林如海挑选。

    还有一些人,他们听闻了方永在淮州时举行的科考和实学考,推测方永是推崇革新的统治者,因此这些人作答时风格大胆,没有严格按照八股文书写,而是加入了许多自己的想法。

    而这些人也都毫不意外的被刷了下来。

    对他们来说,这场科举太让他们失望了。

    他们在会试放榜后就想离开。

    不过林如海却在那时出面招揽了他们,向他们讲述了留学之事,并拿出许多补助和政策进行招揽。

    可是效果依然并不理想。

    中夏对蛮夷的鄙夷根植已久,让他们去西洋留学,这实在很难让人接受。

    尤其是这些人都是举人,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是可以做官的了,试想你寒窗十年,好不容易成为了举人老爷,可以享受的时候,又怎么可能再跑去学习。

    而且还是到蛮夷所在的地方学习。

    尽管许诺的条件十分丰厚,最终同意的人也不到一半。

    方永后来又追加了一些条件,但依然响应者寥寥,最终只勉强凑够了100个人。

    倒是在乡下地区的童生中,招揽的比较顺利。

    一些普通人家的孩子学习天赋很不错,听到留学条件丰厚回来后还能做官后,便迫不及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