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道朝真,从甲子老道开始 > 第六章 蛟龙走水,道士下山

第六章 蛟龙走水,道士下山(1/2)

    晨曦初照,霞光染云。

    玄明刚打坐完,突然心生警兆。

    下一刻,浮云山地动山摇。

    山石滚落,草木摇曳,溪水起浪。

    问道院里,老松抖动枝桠,石子跳跃,石凳石桌震动,茅屋内桌案书架摇摇欲坠,更有一股大风呼啸而起。

    气沉丹田,玄明轻跺左脚,磅礴法力以其为中心,朝着四周延伸。

    藏经阁与问道院顷刻间风平地止石静,仿佛刚才一幕只是错觉。

    可玄明知晓,事情没那么简单。

    腾空而起,飘落至三层藏经阁屋檐上,他抬手捏诀,指尖生辉,朝脚下轻点。

    流光落入藏经阁,顿时经楼璀璨,一座大阵以经楼为中心,稳住藏道峰。

    这是祖师所留阵法,经求真观三代道人完善,威力不容小觑。

    设在藏道峰上,护佑传承。

    藏经阁既是保护对象,又是阵眼。

    在他修为臻至第三境后,被掌教师弟传授控阵之法,算是经阁守护。

    对此,玄明不反感。

    他日日待在经楼,又住在附近,难道有事真能袖手旁观?

    当个深藏不漏的经阁老道也不错。

    套路虽俗,但只要不来打扰我自己,俗就俗,大俗即大雅。

    稳固藏道峰后,玄明举目四顾。

    居高临下,放眼四周。

    火云峰上,灵鹤腾空,焦躁不安。

    真玄峰上,十丈剑影冲霄,传承法剑显威,稳住主峰。

    烈阳峰上,一口大鼎悬空。

    **峰上,莲开百朵。

    其余诸峰各有玄机,稳住地脉。

    至于山中惊慌失措的飞禽走兽,就爱莫能助,众道能力有限,能护住求真观一亩三分地就不错了。

    ———

    地动持续时间不长。

    约一盏茶,便偃旗息鼓。

    众道纷纷行动。

    有些安抚弟子,有些探查缘由。

    藏经阁内,玄明煮茶观经。

    谁让他在求真观里辈分最高,又是一个不掌权的闲散老道。

    老胳膊老腿不好大功,自然是安心看他的经书,等师弟们查明真相。

    藏道峰道士稀少。

    长安子完全能够应付。

    一柱香后,长春子亲自来请。

    放下经卷,玄明迈步出阁,脚尖轻点,一跃数十丈,直奔真玄峰。

    白发飘舞,道袍飞扬。

    手持拂尘,仙风道骨。

    这一刻,他宛如在世仙翁,飘然行于山林之间。

    真玄峰,高约五百丈,苍松茂密,翠柏掩映,各类大小楼宇错落有致,交相辉映,大气磅礴。

    时隔六载,再入此峰。

    玄明平静心湖泛起一丝波澜,多了一丝物是人非的感叹。

    可也仅此而已。

    藏经阁养气修心六载,一甲子岁月沉淀,对很多事,他已看淡。

    此生除了长生大道,还有什么不能看开?

    玄法殿内,众道云集。

    看到玄明,他们纷纷起身相迎。

    相互稽首行礼,众道依次落座。

    跟在藏经阁中一样,玄明仍坐在右上首,这是仅次于掌教的坐席。

    过去,他坐,是因辈分。

    如今,他坐,是辈分与实力兼具。

    知晓事态严重,众道没废话,目光齐刷刷地落到玄虚身上。

    适才是他亲自前去探查真相。

    玄虚面色欢喜又忧虑,沉声道

    “师兄、诸位师弟,贫道已探查清楚,浮云山此番地动,乃是有蛟龙走水。”

    “此妖途径浮云山水脉,水地一体,两脉相连,这才导致地动。”

    “如今,那蛟龙已经远去,浮云山转危为安,我求真观无恙。”

    众道闻言,心中仅松半口气。

    他们听出掌教潜台词,也明白其为何心忧,皆因他们当下心情一般无二。

    山中无危机。

    求真观安稳。

    可山下呢?

    黎民百姓又如何?

    他们可没法力,也无师长护持。

    蛟龙走水,吉凶难料。

    若蛟龙有德,用法力稳住水流,护住水脉,即便水位升高,越过堤岸,也不会危害百姓,造成伤亡。

    可若蛟龙无德,那便洪水滔天,百姓受灾,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甚至浮尸成群,饿殍遍野,人间惨剧。

    自古以来,有德蛟龙寡,而无德蛟龙众,否则,也不会有恶蛟骂名。

    而在这条蛟龙身上,众道没感受到德,只感受到恶,否则,浮云山不会剧烈抖动,他们也不用出手稳住求真观。

    恶蛟走水,恶水恶浪。

    山下百姓有难。

    ———

    玄法殿内,砰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