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他们一个深刻的教训,给族人一个交待,防止以后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这些有意无意成为“推波助澜”的队长,也要担负起相应的责任,至少训斥是少不了的。
“第二件事,就是要查是谁放的火?如果是我们族人放的,那就严惩;如果是因为意外起火的,那也要追究那栋房屋负责人的责任。”
相比于族人间的冲突,让熊洪更后怕的,就是那栋燃烧起来的房屋,虽然在熊大等人的奋力扑救下,火势最终得到了控制,并没有蔓延至周围的房屋,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但这种失火的事情,不可能次次都有这么好的运气,万一一个控制不住,那很有可能,就会烧掉一大片相邻的建筑。
这些建筑,多为族人居住的宿舍,与之一墙之隔的,就是粮仓。
即便被烧毁的只是一栋宿舍,但据熊大的消息,这栋宿舍的族人,所有的财产都被烧光,里面的被褥、衣物等也都全部化为乌有。按照熊部落铜币的价值来算,差不多凭空消失了近五千铜币的物资。
这还不包括建筑本身的损毁,要是算上这栋房屋,那差不多又得消失五六千铜币。
幸好没有族人因为失火而伤亡,要不然这件事就不是这么轻易就能解决的了。
从今晚开始,被烧毁的这栋宿舍,里面住宿的族人,也只能分散到其他房间,跟其他人挤一挤了。等到明天,再收拾一间房屋出来,给他们居住吧。
要是火势扩大,点燃了粮仓,那熊部落别说过年,恐怕一整年都要让族人们过一过苦日子了。
几座粮仓里面,可是整个部落一两年的粮食储备,以及各类作物种子的存放地。一旦失火,那后果真的是不堪设想。
正是因为如此,熊洪才会异常愤怒,想要知道,这起火灾发生的原因,是人为的,还是意外。
“族长,这件事我知晓一点,”一直没有说话机会的几个族人,互相对视了一眼,其中有个族人站起身,向熊洪拱手,“当时屋子里正在用炉子烧水,听到急促的钟声时,有人想要去熄灭炉子,但不知道为何,我们出来之后,房屋便开始着火了。”
“当时是所有人都出来了吗?”
“是的,房间里共三十五人,我是最后一个走的,当时大家都很慌乱,我看到宿舍长将大部分燃烧的煤炭都装到了坛子里,并浇了一些水进去。”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倒还不算太坏,至少排除了有人趁乱故意纵火的可能。
熊洪微微点了点头,这些队长还是有些隐患意识的,虽然处理的结果不是太好,但基本上可以证明,这帮族人中并没有故意破坏的人,也让熊洪松了一口气。
要是真有人这么干了,熊洪也不介意在部落来一场“清洗”。
无论在哪个朝代,纵火这个罪行,一向很严重。
“好,那这件事我们先认为是那个队长处置不当所引起的,还有第三件事。”
熊洪指着“留学生”们居住的地方,“那些部落来学习的孩子们,肯定知晓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件事是瞒不住的,等他们学业结束,肯定会传回去,部落的形象,也会因此蒙羞。”
不管在哪个部落,发生族人间的冲突,都不是一件好听的事情。更何况,这件事的起因,还是因为部落老人对新加入族人的伤害,虽然只是树根的个人行为,但很难不让人将它联想到整个熊部落。
如果进行及时处理,那熊部落在近些年树立的“良好形象”,虽然不至于瞬间崩塌,但总会使之蒙羞,最终影响到部落未来的发展。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要是有新的族人了解到自己要加入的部落,是一个经常会欺负新人的部落,不管这个部落再强大,那这帮新人很大可能也不会加入。
即便加入了,也不一定会快速地融入进来。
故而想要解决这件事的影响,尤其是在这些“留学生们”的身上,熊洪觉得更有必要公开审理此事,并且从重从快,防止发酵的时间过长,再发生更多不可预见的危险。
而这件事情的亲历者——这些“留学生”们,如果不了解来龙去脉,甚至只凭臆想来传播这件事,那最后会传成、变成什么样,熊洪也难以预料。
所谓堵不如疏,与其让这些人胡乱猜测,造成大量的谣言破坏部落的形象和族人的心态,还不如自己主动向族人公布事情经过,在部落族人——无论是不是自己部落的族人的见证下,将整个处理过程以及结果,全部公之于众,最大程度的减少族人的猜测。
用事实说话,有时候要比遮遮掩掩的更加让人信服。
“这些后果,不知道大家都想到过没有?不管怎么说,这件事既然发生了,那就想办法去解决,不要试图掩盖问题,更不要逃避,我熊部落就是要直面这些问题。”
见众人沉默不语,熊洪也知道,这帮人肯定是思考过的,故而也不准备继续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