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场虽然只有100多人,但开采的煤矿却不比铁矿坊那边少,除了能够满足冶炼坊的需求,部落里面陶器烧制、食盐熬煮、取暖、烧水等工作,都需要煤炭的支持。
所以煤矿场这边,熊洪选择让山岩这个老朋友,来担任这里的负责人,为部落提供稳定可靠的煤矿。
“现在虽然天气比较冷,但是有了这些草棚,温度也不算低,采矿也更加方便一些,而且有了这些木料和铁架子的帮忙,我们可以往下挖的更深,不用像以前那样,刚刚挖开一个地方,就要换个地点。”
熊洪表示了解,这个时代,即便是熊部落,开采铁矿石以及其他的矿石,首选就是露天的矿场,因为没有那么多土石覆盖,故而开采起来的难度也最为简单。
“夏秋季节,我们每天能有一大半的族人去挖,一天差不多能挖150斤左右,每个月能出产煤矿20多万斤,就算是现在,一天也差不多能挖个三四千斤。”
听起来很多,但对于部落的需求来说,还是比较紧张的。
首先就是冶炼坊的用煤,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目前冶炼一斤铁出来,需要燃烧两三斤左右的煤炭和石灰,这还是经过明观院改进后的耗费比例,要是按照最开始的冶炼技术,一层铁矿石一层煤炭烧出块炼铁出来,这个比例还要高。
而冶炼坊现在有了高炉和坩埚,又有预热炉和热鼓风机,可以将热量给充分利用,现在同样是冶炼一斤铁矿石,差不多只要两斤以内的煤炭,就可以冶炼出来。
部落用煤第二个比较多的地方,就是其他工坊,尤其是陶器、砖瓦坊和煮盐坊,这几个地方,对煤炭的需求极大,甚至从整体上,超过了冶炼坊的用煤需求。
一窑陶器,虽然用木柴或者木炭就可以达到所需要的温度,可是即便是准备木柴或者木炭,时间很长,花费也大,所产生的热值也没有煤炭高。
故而在部落内部,这些需要用到燃料的地方,基本上都改成了使用煤炭。
还有就是部落日常生活所需的燃料。
“柴米油盐酱醋茶”,柴被放在首位,是有原因的。
做饭需要燃料,烧水需要燃料,取暖也需要燃料,而在熊部落,烧木柴和木炭已经很少见了,基本上都是烧煤。故而,生活上对煤炭的需求,也非常旺盛。
这部分生活上所需的燃料,虽然看起来用的地方不多,但实际上,也是消耗煤炭的主要因素。
好在部落在农业生产、工坊生产等工作中,能够得到一些植物的秸秆或者边角料,用这些来替代部分生活燃料,还是节省下来一些煤炭的。
还有就是土尘、牙黑等人制作的蜂窝煤,因为掺了一定比例的黄土,也能节省部分煤炭。这才让煤炭的“危机”得到有效的控制。
事实上,从煤矿场采集的煤炭,是能够满足部落需求的,就是运送起来颇为费劲,这也是熊部落准备解决的问题之一。
“我们从山上将这些煤矿给挖出来后,沿着木质轨道,就可以直接运送下来,不需要有更多的族人去负责运送,所以开采的速度也快了不少。”
山岩指着不远处的轨道起点,兴奋地跟熊洪说道,“要不是有这个轨道车,我们光是将这些煤炭给运到山下营地,都需要大半个月的时间。”
轨道车,今年大量运用在矿场上,帮助部落减轻了很多运送的压力,也让矿石更快地运送到冶炼坊。铁矿场和煤炭场这两个地方,从采矿的地方到营地,都有铺设有木质轨道,运送起来难度不大。
但是从这两处营地到冶炼坊,或者说从营地到部落围墙,只能依靠原来的运送办法,就是用牛车或者驴车,把这些矿石给送过去。
这也是铁矿场和煤矿场分明产量不少,但部落还是觉得有些紧张的原因,关键就在于运输量的滞后。
“族长,你看我们开采下来的煤炭,现在全部堆积在这里,”山岩指着营地外侧的一处空地,有一处在积雪覆盖下隆起的“雪堆”,
“这下面就是上个月挖出来的煤炭,还没来得及运,就下雪了,旁边还有一堆,这是上上个月开采出来的,也没有运送。”
山岩两手一摊,“这么多煤炭,根本就运不过来,熊雨他们的车队,就算全部用上,一百辆牛车,一次也就能运送我们十来天的产量。”
熊洪点点头,这件事他是知晓的,虽然从部落的角度来看,熊部落的运输力量已经非常强大了,但具体到部落的各个产业里,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就像铁矿场和煤矿场,普遍存在运力不足的问题,因为运力不足,导致这些生产生活所需的铁矿石、煤炭等难以供应到部落工坊,又影响了其他的生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个问题是要解决的,这段时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