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知一大早就开着车,拉着周惠敏母女二人过海,往九龙而去。
周妈妈指着路,来到黄埔花园金柏苑。
大舅王先良家就在五楼H座,跑了两三趟,把带来的礼品全部搬到了家中。
家中现在没有几个人除了周惠敏的大舅、大舅妈和大表哥在家;
就是四个八到十四岁的孩子。
至于大表嫂和二表哥、二表嫂,都还在上班;
作为服务业的人来说,春节就是生意最好的时候;
把带来的礼物给几个孩子分了一下,周知才在沙发上坐下,笑吟吟的看着几个孩子;
两个表哥家的四个孩子,正在拆周知带来的漫画周边人偶包装盒。
又打量了一下这屋,应该是三室两厅一厨一卫的布局;
这楼层和当初周知住的美光大厦一样,一层有八户;
只是这楼层的面积要大得多。
这时,大表哥王家兴端着一杯茶放在周知面前;
周知笑道:“兴哥,这屋有多少尺?”
“建筑面积859尺,实用面积777尺。”
“哦,这公摊可不算低,差不多有一成了。”
王家兴点点头,“是啊,相当于多出了10%的钱。”
周知道:“按理说,这种楼房的公摊应该没这么高。”
“差不多吧,黄埔花园的楼差不多就是这个比例。”
“那买的时候是多少钱一尺?”
王家兴回忆了一下,说道:“我记得是730蚊一尺。”
又扭头问道:“老豆,这屋买的时候多少钱一尺。”
正在饭厅捡菜的王先良说道:“什么730蚊一尺?730蚊一尺的是400尺左右的那些房子,我们这个是850蚊一尺。
周知虽然也买了几十套黄埔花园的物业,但买的都是90多平米那种‘千尺豪宅’。
这种屋的售价相对要高一些,差不多是一千一百多港纸一尺。
对这种户型的售价还真不是那么清楚。
850蚊一尺,就相当于是九千三一个平方。
这屋买下来,全款就要70多万,要是办贷款,那至少还要翻个倍。
香江现在的人工,一般人就是三千左右,白领大概在五六千;
这和几十年后内地的房价还挺相似。
周知又问道:“兴哥,那你现在住在哪里?”
这房子是老两口,带着小儿子一家在居住,七十平米住了六口人;
说挤,也不算太挤,香江很多三口之家都还在住不到20平方的公房;
但要说宽松,那也绝对谈不上。
这间70平米的房子,分为一个主卧,两个次卧,两个卫生间,一个厨房;
客厅一分为二,一边是饭厅,一边是客厅;
细分下来,每间屋都小的可怜。
对了,还专门分割出一间储藏室。
这储藏室,一般就是菲佣们住的地方。
王家兴笑着说道:“我住文华新村。”
见周知有点懵,继续说道:“就在佐敦道和渡船街交界的地方。”
周知这才有点印象,“那里是不是有好多档口,都是搞汽修的?”
“是啊,就是那里。”
“我看那里龙蛇混杂的,治安还行吧?”
王家兴苦笑道:“阿知,除了你们住那几个高档住宅区,香江的治安也就是那样。”
说着,拿起周知带来给几个孩子的漫画书;
翻了翻,笑道:“阿知,这阵子公司里的生意怎么样?”
“还行啦,你也知道出版的生意也就是那样,得慢慢的来提升。”
“我听阿敏说,你在大陆投资了食品厂,生意也挺好吧?”
“食品厂生意不错,几个月前,又增加了生产线。”
周知觉得这样聊有点尬,干脆主动问道:“对了,兴哥,听阿敏说你在一家贸易行做销售经理,你们贸易行是做什么的?”
“我们贸易行主要是做一些化工原料和添加剂。”
“噢。”
周知来了兴趣,“那兴哥你做这一行多少年了?”
“做了有十四年了,我从商专毕业之后,就进了这家贸易行做销售工作;从一个满大街跑单的小伙计,做了十年才做到了销售经理。”
王家兴回忆起往事,也是有点唏嘘。
“兴哥,那你有没有兴趣自己出来做?我在内地的公司,准备扩大产品线,需要新增加一些供应商。”
这次来周惠敏的亲戚家过年,就是准备把和周惠敏的关系公开、稳定下来;
看着两家人的关系还是很不错的,那么帮衬一下这样的亲戚也是人之常情;
内地的公司也打算扩展到洗化、护肤、护理这方面的产品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