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知想了一会,提起电话打了出去。
由于是长途电话的原因,话筒里传来的声音有点小。
“我是周知,我找一下楚援朝。”
“是周董啊,您稍等,我这就给你转进去。”
不一会电话里传来了楚援朝的声音,“小知,怎么了?”
“师兄,你认不认识京城设计院的人?”
“设计院?你小子又要干什么了?”
“没什么,前两天和东城区这边要了块地,准备建个展览馆。”
楚援朝有些诧异的问:“展览馆?展览什么的?”
“我前几年收藏了一些明清时期的老家具,我寻思着这也算是华夏文化的一部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干脆建个展览馆,让大家也欣赏一下。”
楚援朝有些无语,还以为是什么事情,那些破家具也值当建个展览馆?
不过也没有办法,小师弟的事还得办。
翻出电话本找了找,说道:“你去京城设计院找李秉风,他是设计院的副院长,电话是.”
周知在笔记本上记下,问道:“这人关系和你怎么样?”
“关系挺好的,是你师伯的学生,你设计展览馆找他肯定没问题。”
"行,那我现在就过去。”
“去吧,我现在就给他打电话。对了,你什么时候回鹏城?”
周知不解的问:“有什么事?”
楚援朝想了想说道:“也没什么事,等你回来再说吧。”
挂了电话之后,周知便带着叶文娴出了门;
到了设计院大门,周知刚刚放下车窗去问门卫;
旁边便有一个年轻人问道:“是周知周先生吗?”
周知连忙应是。
年轻人笑道:“那你跟着我的自行车走,我带你去找李副院长。”
周知只得开着车慢慢跟上。
现在的京城设计院,还窝在一片老旧的二三层楼房之中;
里面最气派的房子,就是几幢老毛子风格的办公楼;
这也正常,当初建设的很多办公楼,都是这种风格的;
不只是京城,而是全国都是如此;
除了一些特殊的建筑,一般办公楼的图纸复制之后,全国都能用。
李秉风的办公室就在三楼最里端,进了办公室就是一阵热情的寒暄。
面前的中年人四十来岁,戴着一副金丝眼镜,三七分的发型,穿着一套灰黑色的西装;
看着和后世一些大学里的教授也差不多。
办公室里到处一卷一卷的图纸,说是设计室都不过分,哪里像个副院长的办公室?
李秉风将两人安置在沙发上,亲手为两人泡了茶;
笑道:“援朝打了电话给我,我才知道我还有那么个小师弟。”
周知一愣,真论起来,他和这位还真有着师兄弟的关系。
如果放在一百年前,楚援朝和这位李秉风算是师兄弟;
自己和楚援朝又是师兄弟,这位还真算是自己的师兄。
明朝东林党怎么来的?就是这么来的。
笑道:“见过李师兄;不过也要怪楚师兄,把你藏着掖着不给我介绍,不然我早就上门拜访李师兄了。”
李秉风笑着说道:“对,确实该怪援朝,等他从鹏城回来,咱们师兄弟聚在一起坐一坐。”
周知笑道:“那可能要等到过年了,楚师兄那边现在根本抽不出身来;不如过上几天,李师兄和我一起去鹏城,去打楚师兄的秋风。”
“哈哈~,你楚师兄的秋风可不好打。”
周知笑道:“难道楚师兄是葛朗台的性子?我没发现啊?”
……
闲聊了一会,双方关系渐渐热络起来。
说实话,这位李师兄一点没有有些读书人那种清冷的性子。
当然,这也只是周知自己的感觉,或许换了其他人又是另外的样子。
李秉风问道:“援朝说你要设计一个展览馆,你带了资料没有?”
周知现在有个屁的资料,笑道:“师兄,现在还真没有什么资料;今天来的目的是先认认庙门,到时候才好带着猪头来上供。”
李秉风无奈,说道:“那你大约说一下你的想法,我给你参考参考。”
“嗯,师兄;那块地大约长一百米,宽八十米;我的想法是按照京城民居的式样,建一个建筑群出来;
用来安置我那几百套明清家具,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想把这个院子,建成一个展览馆对外开放……。”
李秉风虽然吃惊,但也只是听着周知在说,不时在笔记本上记一笔。
听周知说完,皱着眉想了一会,说道:“师弟,你都有些什么家具?既然是家具展览,肯定也要分着场景;
比如正房客厅的家具,只能放在正房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