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聚将之时,李雄详细的询问了回来汇报情况的斥候,虽然他知道有那么一条路的存在,但是到底情况如何?李雄也不是很清楚。
“说说你们发现的这条深谷的情况”
“回禀将军,根据将军的指示,我们所有兄弟全部对南侧的所有山间沟壑进行了逐一的排查。
最后,无意间通过一条小路后,发现有一条天然的深谷,沿着这条深谷走到头,然后翻过一座小山以后,便直接进入了潼关十二堡垒和上关下关城中间。
李雄眼睛一亮,追问道:“那这深谷可适合大军通行?沿途可有敌军把守?”
斥候回答道:“将军,这深谷宽度尚可,大部队通行比较困难和拥挤,但并非不可通过。
而且这一路两侧都是高山,并且道路十分隐秘,沿途都没有发现敌军巡逻,只要谨慎一些,完全能够出其不意的到达潼关。”
李雄摸着下巴思索起来,看样子通过深谷奇袭潼关完全可行,到时候一定能打敌军一个措手不及。
但这其中也有风险,万一被敌军察觉,部队困在深谷之中,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行进速度一定要快,争取一战而定乾坤,毕竟这种奇袭的策略只能用一次。
这时,一直跟在李雄身旁学习的李豫和李倓站出来道:“将军,此乃天赐良机,我们二人愿率一支精锐部队先行探路,若安全,将军再率大军跟上。”
李雄看着他二人积极的态度,也是十分的满意。
他们虽然现在跟随着自己学习兵法,但毕竟是李隆基为大唐选择的未来接班人,一种奇袭的事情都凶险万分,他二人实在不适合参与。
“你二人能够主动请战,勇气可嘉,但此事我自有安排,你二人看着便好。”
二人对视一眼以后,齐声回答道“谨遵将军安排。”
鼓声结束,看着众人都到来以后,李雄也没有客气,直接下令道:“李佐国、李国昌。”
二人听到李雄点名后立马出列,然后二人齐声回答“末将在!”
“现在罗彪已经探明了一条,可以直插潼关心脏部位的小路,因为两侧山崖陡峭,并不适合大军通过,但这是我们快速攻破潼关的关键。
李国昌,我要你率领你麾下的5000沙陀人,配合李佐国的8000陌刀尉,在斥候的带领下,快速通过这条小路,直插叛军中心位置。
这几日,叛军已经被我们搅得不得安宁,而且叛军的两员大将,都被我们牵制在十二连堡的最西边。
想必神兵天降的你们,定会让敌军阵脚大乱,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等你们发起进攻以后,以狼烟为信号,到时我会率领大军全面进攻潼关,以你们配合前后夹击叛军,争取一举拿下潼关。”
“末将得令!”
随后,李雄对着其他人说道“其他人接下来要养精蓄锐,通知伙夫营,给各将士制作五天的干粮,拿下潼关之后,我们将直奔洛阳。
争取在敌人反应过来之前,一举收回东都洛阳,在收回洛阳之前,各军不允许过多的休息,要昼夜不停的急行军。”
随后,李雄将目光落在了几名骑兵将领的身上。“此阵攻打潼关,骑兵排在在队伍最后。
等到拿下潼关以后,众位随我东出潼关,然后我要你们随我直奔洛阳,期间下马者斩。”
随后,李雄将目光对准了李光弼,“等我率领骑兵奇袭洛阳以后,其余的人员由李光弼将军率领,极速奔向洛阳。”
随后,李雄将目光对准了李光弼的副将李忠臣,以及哥舒曜接着安排到“等到大军走后,你二人每人率领一万人留守潼关。
同时招募临时人员,用巨石,将我们奇袭潼关的道路封堵住,同时派遣人员十二时辰不间断地巡逻。
没有我的命令,就算是遇到小股逃窜的叛军,也不允许你们离开潼关追击,我不希望大军离开后,潼关再次丢失。”
李忠臣和哥舒曜齐声领命:“末将遵令!”
李雄扫视众人,接着说道:“此次行动,关乎大唐光复东都之大业,容不得半点闪失。各军务必严守军令,奋勇杀敌。”
众人皆抱拳高呼:“愿为大唐效死!”
众将士纷纷领命离开后,李佐国与李国昌迅速整军,在斥候引领下,悄然朝着深谷进发。
而李雄这边,也在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后续事宜,每逢大战前夕。
李雄他都会不断巡视各营,鼓舞士气,督促士兵们准备好干粮和武器,这都已经形成了他的惯例。
毕竟作为后世,机不离手,手不离机的一员,各种视频可没少刷,所以当各将领回来磨刀霍霍的准备。
并且李雄已经开始出现在各营地的时候,一些长久跟随李雄的老兵们便知道,决战就要来临了。
而潼关方向,虽然这几日被李雄的攻城战术骚扰的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