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坐断满江红 > 第335章 重出征

第335章 重出征(1/2)

    林海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口渴头晕,躺一间帐篷里,身边横七竖八的都是人,那气味肯定好不了。

    当然,林海已经习惯了。

    回到青唐,通缉捉拿峻蓝天赏,却没有任何收获,倒是牛草严玉林他们,通过盐和牛羊肉毛皮运往中原,又从中原运来饲料,大大的收获。

    许多兵士都把财物拖他们运回老家。

    林海的心思一点也不在赚钱上,陈退伏诛,林海心里有些急了,峻蓝呢?

    耶律燕哥道是不是已经回临潢了?林海没再见过她。

    行政有晏殊他们,新兵训练林海一般用周子文,守城有杨文广,林海日子过得有些浑浑噩噩的。

    赵元俨来报:于阗,赵惟宪首先登西城,伊斯兰人溃败,赵惟宪大喜,取下头盔大呼庆祝,一支箭矢穿过他的眼睛,直入脑髓,当场死亡,年二十八。

    伊斯兰人重夺西城,宋军退守城外,因为有粮食,受到阿拉伯人,于阗人和吐蕃人同时骚扰。

    救助了一些从蜀地掳掠去的百姓,已经被折磨的不像人样了,求林海派人支援。

    林海击鼓升帐,着令:柳永杨文广刘从德带一万士卒守青唐,其余人出征于阗。

    临走林海嘱咐杨文广:以守为主。

    大军开拔,又走向茫茫戈壁草原!后面又跟着大批的人生意人,这次多了许多党项西域人,甚至有吐蕃商人。

    人变得真快,林海进吐蕃来,就见过巴音一个茶马古道的商人,这次看着跟他的人都一百多了。

    一路之上,时而草原,时而荒漠,时而森林青山,时而皑皑白雪,风沙相伴,绿洲相迎,看不尽的世间风景,道不尽的人世荒凉。

    行军过柴达木盆地,进阿尔金山,又进入若羌。

    若羌,千年后中国最大的县,若羌绿洲虽然这时水草丰美,纺织制陶冶铁发达,玉石香料药材众多,但是佛教伊斯兰教景教冲突不断,文化艺术又有什么用,战火不息,民不聊生,人们纷纷逃进沙漠里躲避战乱,不要说现在,千年后他也只有八万人。

    林海没时间去什么楼兰,听途中的人说那里早就荒凉了,更何况现在战火纷飞,在瓦石峡做了休整,准备进入沙漠。

    伊斯兰教徒打败于阗人后,从这里前后脚往回鹘去了,主力在向高昌进军。

    吐蕃人,抵挡了他们进入西藏,不然中国西藏佛教怕是保不住了。

    但是吐蕃军队也尾随着伊斯兰教徒往回鹘去,干什么?看样子也没安什么好心!

    林海穿过塔克拉玛干直抵于阗,于阗佛教徒抵御伊斯兰教徒长达半个世纪的战争。

    经过长途行军,终于和赵元俨会合。

    于阗国,已经糟蹋得不像样子了,整个西城里的伊斯兰教徒,都没一万,西城里的塞种人经过喀喇汗国突厥人吐蕃人的轮番冲杀,大部分逃亡。

    两军会合,林海先祭拜赵惟宪,虽然他的尸身已经运往东京,但样子还是要做的,古人就相信这个,是很好的鼓舞士气收买人心的好办法,不做孤魂野鬼,有后人祭奠,是中国人拜祖宗的文化基因。

    祭奠完毕,好好犒劳军士,准备攻打西城。

    于阗国的在西域不算小,尤其和汉朝时西域比更是,但是和宋吐蕃契丹就不能比了,更何况千年后的中国,这地方没几个大城市为掎角之势,有也被喀喇汗国给打残了,而喀喇汗国现在又打高昌去了,机会啊!

    一口作气,占了西城,然后……挖和田玉去!

    自古以来冷兵器时代战争攻城最难,林海攻了两次,死伤人数看着多了,划不来,林海急忙停止攻城!

    光靠云梯不行!

    古籍上经常几千人守城十万人攻不破是真的啊!

    即使西城已经千疮百孔了,里面还有汉人,也没什么卵用,汉人还帮着运石头到城墙上呢!

    大炮带来了,没火药,攻城车在吐蕃就摔坏了一辆,还烂了一辆,算了,磨刀不误砍柴工,停下攻城,先做器械吧!

    可惜这地方木材难搞啊!

    昆仑山里都没什么木材,难搞啊!

    怎么办?

    分三部走:一是陈再信带人找木料做抛石机,攻城车等攻城器械;二是制火药,多打造实心铁弹;三是制热气球。

    永春县董皮匠死后这热气球研发就停止了,叶正良皮匠手艺没得说,可是这气球的工艺实在没掌握。

    林海上次见热气球心里就琢磨这事儿,可以用丝绸什么的代替的,和李文秀王小翠她们女子商量问询,结果是有可能,那就试试吧!

    至于烧煤吗,这地方温差大,士兵大便都是聚一起沼气化的,就用沼气了,直接就可以飞起来,用绳子拉住,像放风筝一样放出去就是。

    这里可没有郭靖打花剌子模那样的高地,不能用风筝带人直接跳入城南里面去。真的成了晚上放出去偷袭开城门总可以吧!

    丁公子找到林海道:“大人,你带来的那些生意人都去河里找玉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