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侧妃原本黯淡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希冀,急切问道:“姨娘,究竟是何种偏方?快些讲与我听。”
连姨娘凑到她耳边,压低声音道:“是个请狐仙上身的法子。据说狐仙最擅魅惑之术,若能请得狐仙上身,不仅能恢复你往日的美貌,还能让你凭借狐仙的妩媚,重新得宠于太子。”
方侧妃听后,心中虽有些犹豫,但一想到如今糟糕的处境,咬了咬牙,决定一试。于是,她按照连姨娘所说,沐浴焚香,在闺房内布置了一个简易的法坛。坛上摆放着新鲜的瓜果、美酒,还有她精心准备的香烛。方侧妃身着素衣,神色虔诚地跪在法坛前,口中念念有词。
随着香烛的烟雾袅袅升腾,房间内的气氛逐渐变得诡异起来。方侧妃只觉一阵眩晕,恍惚间,仿佛有一道灵动的身影在她眼前闪过。待她再次睁开眼,只觉浑身充满了异样的魅力,走到铜镜前一瞧,顿时惊喜得捂住了嘴。镜中的自己,肌肤白皙如玉,双眸含情脉脉,那曾经失去的美貌竟真的回来了,而且还多了几分勾人心魄的妩媚。
方侧妃深知,这机会来之不易。她精心梳妆打扮,挑选了一件最能凸显自己身材的华服,便迫不及待地前往太子府。太子正在花园中赏花,看到方侧妃的那一刻,眼神瞬间被吸引。只见方侧妃莲步轻移,身姿婀娜,那妩媚的神态与往日判若两人。太子不禁心驰神往,主动迎了上去。
“殿下,多日不见,您可安好?” 方侧妃声音娇柔,眼神中满是情意。
太子看着眼前这个魅力四射的女子,心中的厌烦早已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兴趣。“爱妃近日去了何处?怎的如此容光焕发?” 太子笑着问道。
方侧妃掩嘴轻笑,“殿下,臣妾近日得了高人指点,习得一些修身养性之法,才有了这番变化。”
此后,方侧妃凭借着狐仙赋予的妩媚,时常陪伴在太子左右。一日,太子在御花园的亭中闲坐,望着满园春色,诗兴大发:“春日繁花似锦簇,蝶舞翩跹映绿湖。”
方侧妃巧笑倩兮,莲步轻移至太子身旁,微微福身,柔声接道:“殿下此句妙极,臣妾不才,愿续‘清风拂柳添雅意,与君同赏此良图’。” 太子听闻,眼中满是赞赏,大笑道:“爱妃才情如今更胜往昔,与孤当真是天作之合。” 说罢,拉着方侧妃一同坐下,二人相谈甚欢,引得一旁伺候的宫女们纷纷侧目。
又有一回,太子兴致勃勃地要与方侧妃一同泛舟湖上。舟行碧波,微风拂面,太子惬意地靠在软垫上,对方侧妃说道:“爱妃,自你归来,孤的日子愈发有趣了。”
方侧妃依偎在太子肩头,娇嗔道:“殿下谬赞,臣妾不过是想多陪陪殿下,让殿下的生活多些欢愉。”
太子宠溺地摸了摸她的头,吩咐侍从:“去,将那从西域进贡来的夜明珠取来,赏与爱妃。” 方侧妃忙起身谢恩:“多谢殿下赏赐,臣妾定当好好珍惜。”
在太子府中,往日那些对她冷嘲热讽的妃嫔们,如今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这日,李妃满脸堆笑地来到方侧妃的住处,手中还捧着一盒精美的糕点。“妹妹如今可真是风光无限,姐姐特来道喜。” 李妃假惺惺地说道。
方侧妃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接过糕点:“姐姐客气了,都是殿下厚爱。” 李妃又拉着方侧妃的手,说道:“妹妹往后可得多在殿下面前美言几句,让殿下也多疼疼姐姐。”
方侧妃嘴角勾起一抹似有若无的笑,轻轻拍了拍李妃的手,语气中带着几分漫不经心:“姐姐这说的哪里话,殿下心中自有一杆秤,妹妹我不过是有幸得殿下垂怜罢了,哪有那般大的能耐。若姐姐真心盼着殿下的疼爱,往后多在殿下喜欢的诗词、歌舞上下些功夫,定能得偿所愿。” 李妃听了,脸上笑容未减,心中却暗暗咬牙,她自然听得出方侧妃这话不过是在敷衍,可如今方侧妃风头正盛,她也不好发作。
“妹妹所言极是,只是姐姐我近来琐事缠身,实在没什么心思钻研这些。妹妹如今得宠,闲暇时可一定要多教教姐姐。” 李妃仍旧紧紧拉着方侧妃的手,那股子亲热劲儿仿佛她们从来都是亲密无间的好姐妹。
方侧妃抽回自己的手,拿起桌上的茶盏,轻轻抿了一口,眼神中闪过一丝厌烦,转瞬又恢复了笑意:“姐姐客气了,等妹妹哪天得闲,一定好好与姐姐交流交流。只是这几日殿下事务繁忙,时常召妹妹前去陪伴,恐怕一时半会儿抽不出身来。”
李妃眼珠一转,又凑近了些,压低声音说道:“妹妹,姐姐听闻你此番能重获殿下宠爱,似乎另有缘由?坊间都传你得了高人相助,这事儿是真的吗?”
方侧妃心中一紧,面上却佯装镇定,嗔怪道:“姐姐这是听了什么谣言,不过是殿下念旧情,又见妹妹如今改过自新,这才对妹妹另眼相看。哪有什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