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 > 第461章 军心依附

第461章 军心依附(1/2)

    殿中大臣们听闻,不禁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有的大臣面露不忍之色,有的则眉头紧皱,若有所思。

    朱方正趁热打铁,展开一幅详尽的布防图,

    图上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各种记号和地点,

    犹如一幅精心绘制的作战地图。

    “儿臣计划在全国设立七十二处物流镖师行会,

    三百六十座商场保安署,由退伍伤兵担任教头和骨干。”

    他手指向图上那些密密麻麻的红点,

    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侃侃而谈:

    “这些机构明面上护商安民,实则可成国家耳目,

    一旦有匪患边警,十日之内便可聚起万人之众,为国家效力。”

    “太子殿下!” 吏部尚书李大人突然出列,神色严肃,一脸担忧。

    “此举怕是有违祖制,万一这些民间武装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后果不堪设想......”

    朱方正不等他说完,便打断

    他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言辞恳切。

    “再说了,所有人员编制、粮饷开销皆由商户分摊,

    无需国库支出分毫,既能解决伤兵安置之难题,

    又能充实民间防务,实乃一举两得。”

    他转向皇帝,态度诚恳,抱拳说道:

    “儿臣愿以太子印信作保,若有差池,甘受太庙跪香之罚。”

    皇帝坐在龙椅上,眉头微皱,心中暗自权衡利弊。

    北境伤兵的安置确实是个棘手的难题,

    若处理不当,恐生民怨。

    而太子的方案既能安抚军心,

    又能借商户之力充实民间防务,不失为一个两全之策。

    但此事关系重大,也不得不谨慎考虑。

    他沉吟片刻,缓缓开口,声音威严而庄重:

    “准奏。

    但需限定每处机构人数,且教头必须由兵部备案的退伍军官担任,

    切不可疏忽大意,以免生乱。”

    朱方正心中一喜,连忙叩谢:

    “父皇英明,儿臣定当谨遵圣谕。”

    他深知,这是迈向成功的重要一步

    三日后,通州大营外的校场,一片庄严肃穆。

    秋日的阳光倾洒而下,给大地披上一层金黄。

    三千伤残将士整齐列队,他们身姿虽或残缺,

    或疲惫,但面容却透着军人特有的坚毅。

    朱方正与长公主朱武姬并肩而来。

    朱武姬身着明黄披风,秋风猎猎,披风鼓动,

    衬得她面容格外庄严,自带一股令人敬畏的气场。

    将士们看到二人,场中顿时响起一片抽气声,

    那是对尊贵身份的敬畏,也是对未知安排的好奇。

    朱武姬向前几步,声音清脆而有力,

    穿透晨雾,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

    “诸位弟兄!你们曾为幽国抛头颅、洒热血,

    流过血的人,幽国不会忘!”

    她抬手示意身后整齐排列的车队,车上装满各种物资。

    “瞧,这三百辆镖车,装着首批物流行会的腰牌和兵器。

    能骑马的,便做商队镖师;

    能握刀的,就当城门保安。

    哪怕断了手断了脚……”

    她目光柔和地指向旁边几辆装着织机和刻刀的马车

    “也能在公主府的工坊里传授技艺。”

    这时,一名失去左眼的老兵,

    眼眶泛红,突然跪地,声音哽咽:

    “小人陈三,曾在安岩城断后时被砍断三根手指,

    本以为余生只能在破庙里等死……”

    朱武姬神色动容,亲自将他扶起,

    轻轻把绣着朱雀纹的镖师腰牌挂在他脖子上,微笑着说:

    “从今日起,你便是幽京至扬州商路的总镖头,

    护的是幽国商道,守的是百姓生计。”

    她转身面向全体将士,声音激昂:

    “记住,这腰牌上刻的不是官职,是幽国百姓的万家灯火!”

    话音刚落,欢呼声如滚滚春雷般响起,

    惊飞了栖息在营墙上的寒鸦。

    它们扑腾着翅膀飞向天空,仿佛也被这热烈气氛震撼。

    朱方正站在一旁,看着长公主被将士们簇拥,心中暗喜:

    这些曾被朝廷遗弃的伤兵,如今眼中只有长公主,

    长公主的威望在他们心中已然种下。

    半个月后,京城城门处,

    第一支打着 “朱雀镖局” 旗号的商队即将驶出。

    场面颇为壮观,二十名护镖的退伍士兵身姿挺拔,

    眼神警惕,透着军人的干练。

    镖箱夹层中,暗藏着二十套连环弩,

    在阳光映照下闪烁着冰冷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