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 > 第464章 出身重要吗?

第464章 出身重要吗?(2/3)

蜀地多远了?”

    李白在听了陆远的话后,没有反驳什么,但似乎今天他的心情不是很好,略有些emo。

    “多远?具体不太清楚,不过我们这沿江而下,途中虽有游玩,但也出门近一年了,行程少说也应该有七八千里吧,再往东一些,就有万里之遥了。”

    陆远稍稍估算了一下距离,而后对李白说道。

    “七八千里吗?离家也快一年了。”

    李白点了点头,随后躺在了甲板上,脸上带了几分愁容。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在甲板上躺了一会后,看着江岸两边的山景,又看了看蜀地的方向。

    一句诗词脱口而出,但也仅仅只有一句。

    直到过了天门山之后,回头望去,李白这才又补了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725年,八月。

    两人游至金陵。

    金陵此时可谓是南方学子聚集之地。

    李白到此之后,便想在金陵暂时安置了下来。

    只是这渡船刚一靠岸,李白就感觉有点不对劲。

    这停船的码头附近,有不少妇人,她们有的支起了一个小摊位,有的则是在码头边上的沙滩处捶洗衣物。

    看那衣物的数量,应该也是给别人洗的,属于是漂母同行了。

    江边每每有渡船靠岸之际,这些妇人便会忍不住张望一番。

    但多数妇人在张望一番之后,又会神情暗淡的继续忙活着手头的事情。

    不过也有一些妇人,会兴高采烈的跑过来。

    不难看出,这些妇人的丈夫或儿子,应该是跑船的。

    “看什么呢?”

    陆远拍了拍李白的肩膀问道。

    “看到那些妇人,我想起马兄他们。

    马兄他们跑船在外,水寨中的人,应当也是如同这些妇人一般,期望他们归来吧。”

    李白回了一句。

    “你日后当官,或许还真能当一个为民办事的好官,有机会的话。”

    “自然如此,来日我定能治国平天下,承昔日武侯之志,使天下承平,待到功成之时,便来寻你修道归隐。”

    李白很是肯定的说道,而且瞧他那架势,似乎觉得自己功成名就,那是必然的事情。

    “其实你若想修道的话,也可以跳过中间的那一步,直接随我归隐也可,何必要往朝堂一趟呢?”

    陆远说着便朝前走去。

    “道家之学,可修己身,然仅修己身,非我之愿。

    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以某之才华,若仅独善于身,岂不可惜?”

    李白跟了上去,语气狂傲道。

    “随你。”

    陆远没有多说,径直入城。

    入住金陵之后。

    李白时常去往长干里,也就是当时渡船靠岸之地。

    当然,各种学子诗会游玩,他也是没少去。

    还有一些官员举办的诗会,李白也是必定打卡的。

    这段时间内,金陵城中上至达官显贵,下至黎民百姓,还有中间的学子与游学之人,都与李白有了那么一丝交集。

    只不过也仅仅只是一丝交集罢了,那些上层的达官显贵对李白这商户之子,那是爱搭不理。

    中间的学子,除了一些受了李白恩惠的人之外,对于李白,也是颇有微词。

    他们或许敬佩李白的学识,敬佩李白的豪爽,但对于李白的出身,却总是有着那么一点嗤之以鼻的意味。

    唯有那长干里的漂母,船夫,把李白当成了读书人。

    “丹丘生,你说这一个人的出身,真的就那般重要吗?”

    这日,金陵城中,李白略显颓废的对陆远询问道。

    “当然重要了,出身可以决定一个人一生的高度。

    一个好的出身,能让你免去数十年,甚至是数百年的努力。

    比如你李太白的出身,虽是商贾之子,但你的此次游学所花费的钱财,却又是多少人一生都不可得的?

    若是王侯之子,那他比之于你,你便是读再多的书,再努力,再有才华,也比不上人家呐。”

    陆远笑了笑道。

    “是了,天下也没什么不甘的,我若是连商贾之子的出身都没有,那或许别说是科举了。

    便是这些学识,也无处可学,比之长干里的船夫,我已经好上太多了。

    我还有什么可不满意的呢?”

    听完陆远的话,李白有些自嘲的笑了笑道。

    ............

    “唉,过于真实了,出身真的太重要。”

    “做人的第一关,那就是投胎,投胎技术好,那一出生,就是人家的终点了。

    投胎技术差,你努力一辈子,能摸到人家的起点,就已经算是逆袭的人生了。”

    “是啊!古往今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