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 > 第299章 献降表李闯王示弱

第299章 献降表李闯王示弱(1/2)

    凌卫明见情况不妙,果断搬出电台,向陈思明发报:“速来救援!”

    陈思明早已等候多时,收到电报后,立刻下令发起猛烈进攻。

    五千人马在重炮的轰鸣声中,如猛虎下山般迅速突破了大顺军的阵地。

    大顺军本就对李自成的安排极为不满,凭什么那些老营的亲信就留在京城抢钱抢粮抢娘们,自己这些人却被安排对战精锐的永平军。

    兵将都没有一战之心,永平军炮声一响,八万人马阵脚大乱,立刻狼狈向后逃窜。

    陈思明亲自率领五百精锐骑兵,直冲向通州,一路所向披靡,顺利接应了凌卫明。

    李自成听闻大败,紧急收拢溃兵,斩杀了好几个大将才止住颓势,又调来侄子李过领兵,企图合围永平军。

    陈思明却带着大军迅速撤回,大顺军只能匆忙收拾战场,挖掘壕沟,与永平军形成对峙之势。

    凌卫明这边稍作安定,当下便布告天下:“皇上殡天,太子朱慈烺即皇帝位,年号龙武。”

    随即,发出两道旨意:“蓟州镇总兵、山海关总兵立刻发兵攻击流寇。”

    蓟州镇总兵身处乱局之中,一边是拥有二十万大军的大顺军,兵强马壮;

    另一边是精锐无比的永平军,实力不容小觑。

    他犹豫不决,徘徊了好几日,非但没有等来新朝廷的斥责,反而等来了永平府的两千大军。

    如今天下大乱,凌卫明就是要拿蓟州镇开刀,以此彰显永平军的实力。

    李自成同样带领十万大军,驻扎在蓟州镇外围,想要得渔翁之利。

    熹微晨光才刚刚破晓,整个世界还氤氲在一片朦胧之中,陈思明毫不顾忌大顺军的虎视眈眈,一声令下,麾下百门大炮齐声怒吼。

    轰鸣声瞬间打破了清晨的宁静,炮弹如雨点般朝着蓟州军的前线阵地倾泻而去。

    火光冲天,硝烟弥漫,大地都在这剧烈的炮火中颤抖。

    仅仅半个时辰,蓟州军的防线便在这凶猛的攻击下土崩瓦解,士兵们丢盔弃甲,慌不择路地溃逃而去。

    永平军见状,士气大振,如猛虎下山般紧随其后,乘胜追击。

    他们马不停蹄,一路势如破竹,接连攻克蓟州八县,所到之处,尽显王者之师的风范。

    李自成在远处观望已久,局势的变化他尽收眼底。

    部下们心急如焚,频繁向他建议,趁着永平军分兵驻守、立足未稳之时,出兵将其一举收拾。

    然而,李自成每次都只是沉默不语,然后缓缓摇头,拒绝了这些提议。

    他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永平军顺利收复蓟州,将数万想要投奔自己的关宁军阻挡在外面,心中五味杂陈。

    与此同时,孙永率领着两万人马,浩浩荡荡地逼近山海关。

    总兵祖大寿见势,深知局势已变,于是果断打开城门,迎接辽东兵入城。

    入城之后,祖大寿又急忙向永平的临时朝廷上表,言辞恳切地表达了自己对龙武皇帝继位的拥护,态度坚决而忠诚。

    而在山东驻守的冯习、钱二牛、徐强、孔生等人,听闻辽东局势变化,也立刻行动起来。

    他们迅速召集在辽东的部下,登上早已准备好的船只,乘风破浪,渡海而来。

    凌卫明颁布的圣旨,犹如一道道及时雨,迅速传遍四方。

    往往是昨日才刚刚送达,今日辽东兵便已抵达城下。这种高效的行动力,让各地百姓和官员都为之震撼。

    仅仅过了两三日,山东兖州、青州、济南以及天津等地,纷纷斩杀顺军使者,公开上表,表示坚决拥护新朝廷。

    一时间,新朝廷的威望如日中天,百姓们奔走相告,欢呼雀跃。

    自此,凌卫明成功占据了辽东、山东、北直隶大部地区。

    永平府的小朝廷也如同一块巨大的磁石,不断吸引着前朝官员前来投奔。

    这些官员们怀揣着对新朝廷的期望和抱负,纷纷加入其中,为新朝廷的建设出谋划策。

    凌卫明顺势组建了新的内阁,任命郑集为首辅,陈世南、孔胤植、史可法、孙元化、钱谦益为内阁成员。

    龙武帝对凌卫明的功绩也给予了极高的肯定,册封他为护国公、太傅,总摄朝政。

    在多次御前会议上,龙武帝不断提出:“祭则寡人,政由太傅。”这句话充分显示了龙武帝对凌卫明的信任和倚重。

    从京中逃出的一些官员却对此表示担忧,他们屡屡劝谏,试图让龙武帝收回成命。

    但朱慈烺却不为所动,对于这些劝谏者,他不仅没有采纳他们的意见,反而一一将其训斥贬职,朝堂之上再无人敢非议护国公。

    辽东军六万人此时已在通州外与顺军对峙。李自成压力倍增,更是加快了“拷饷”的进度,城中投降李自成的曹化淳日日向凌卫明发来电报。

    “京中四品以上文武官员皆被抓捕入狱,日日刑讯,逼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顺军在城中肆意掠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