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来的时候,正好是中午饭口之前,饭店内吃饭的人不多,只有两桌。
但从人员忙碌的身影上看,生意应该不错。
除了平时负责前台接待的大姐夫田建军,还雇佣了一名负责上菜的服务员,还有两名家里的亲戚在后厨负责配菜和鱼,除此之外还有一名洗菜阿姨。
如此,也彻底将大姐马春梅给解放了出来,平日负责打打零,管管账,在大姐夫不在的店的时候管理一下就行。
“虎子,你过来了,那天家里聚会,我正好去市里考察了。”
大姐夫见马虎过来,一脸热情的将人迎进了包间。
毕竟,这个赚钱的好生意,还是虎子帮他想出来的,菜品上更是跟着想了不少办法。
主要是脱离了田王李村,不再养鱼,而是自己做生意后。
他发现,之前那些鸡毛蒜皮,因为他养鱼池赚钱的各种倒灶的破事,一下就从生活中消失了。
整个人的精力,可以完全放在饭店上了,这种集中精力干一件事的感觉,哪怕身体上有些劳累,精神上却是很舒服。
“大姐夫,最近生意不错啊,我来镇上卖猎物,顺便过来看看你。“
马虎和大姐夫田建军在包间里坐下,大姐马春梅很快端上来几样招牌菜。
"虎子,尝尝凉拌菜。"
大姐热情地夹了一筷子"你大姐夫,专门去冰城的烤鱼店,跟着学回来的。"
马虎看了一眼,凉拌土豆丝,凉拌干豆腐,凉拌蒜香切条,还有一道凉拌海带丝。
之前,饭店也有凉菜,但都以传统的家凉和麻将拉皮为主。
他拿起筷子尝了尝"不错,咸鲜可口,咸淡适中,用来下酒不错,就是盘子小了点。"
"送的菜,可不小了,只要买烤鱼就送两道时令小菜,都是提前拌好的。"
“春冬海带丝和土豆丝便宜,就主要送这个,其他季节青菜和干豆腐便宜,就用这个”
大姐笑着解释了两句“虎子,你大姐夫和以前,真的不一样了,去了几次冰城考察,全都看在点上了。”
“回来实践之后,我们这小饭店的生意越来越好,就是烤鱼这东西,毕竟太局限。”
“这次送了小菜,虽然口碑又好了不少,但营业额却是没涨太多。”
马虎心想,前世大姐夫就是从小饭店起家的,后来又开始承包工程。
从一个农村养鱼的,到县城的土建老板,若不是后台不够硬,最后被人踢出了局,也成了县城婆罗门。
这样的人,只要有机会,肯定都会想着再进一步,越来越好的。
当然,大姐夫的成功,和时代也有很大的关系,在激流勇进,万物竞发,每个行业都几乎是蓝海的九十年代完成资本积累。
又在后来的城市化进程中,靠着蛮干,敢干,胆大发财的人,很多。
只是当这些振奋人心的故事,看似成功的经验,被小说,电影,短视频,普及开来的时候恰好是经济从增量市场,转为存量市场的时代。
至少在马虎重生前,那些听了这些故事后,开始上进,敢干,大干的新一代,很多都成了征信最黑的一代。
说句不好听的,但凡努力,上进一点的人,都功负债了
“大姐夫,咱这饭店的位置,虽然挨着国道,但毕竟是乡镇饭店,顾客的群体就那么多是有上限瓶颈的。”
田建军认真的点了点头,而后掏出一根白宇宙递给马虎,自己也点上了一根
“虎子,这个问题,大姐夫也注意到了。”
“眼下,大姐夫有两个想法,你帮着参谋一下。”
“大姐夫是这样想的,现在生意进入了瓶颈,钱虽然还在赚,但光是一样烤鱼,肯定不长久。”
“别的不说,饭店开了半年多,大奎领着派出所还有其他单位的一些人,每个月至少来四五次,基本是有应酬就往这边领人。”
“但大姐夫却能看出,他们有些吃腻了,只是碍于大奎是所长才不好意思说什么。”
田建军的心中,其实早就有数了。
镇上之前有家饭店,做的还是地方菜,他连餐饮经验都没有,贸然冲进来肯定没好。
所以,在虎子提议做烤鱼的时候,他才会心动。
也确实,利用这个路子,成功在镇上立了足。
但烤鱼这个品类毕竟单一,时间一长,顾客难免会吃腻。
所以为了长远的发展,要么脱离开餐小饭店的定位,改成综合性的饭店,将烤鱼变成特色之一。
雇佣专业的厨师,开始上地三鲜,锅包肉,鱼香肉丝等各种地方菜,将林燕那边的客流,再吸引一部分过来。
不过那样,眼前饭店的格局就有些小了,需要扩展店面,增加包厢。
毕竟,除了嘴馋的二流子,这年头去下饭店的,基本都是有事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