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 > 第60章 太宗文皇帝

第60章 太宗文皇帝(1/2)

    天空渐渐阴沉了下来,苏云望着天空,久久不语。

    修道的人对天界的异象都感知非常明显,这种极端的异象不是平白无故的,苏云很明显地感觉到,是某个大人物陨落了。

    除了太上皇刘恒,还能是谁呢?

    “先生,这天倒是渐渐阴下来了,好像要下雨啊,要不然我们还是先别出去了?”

    苏云没有回答他的话,只是嘴里冷冷的冒出一句:“太上皇,驾崩了……”

    “咣当——!”

    苏云和小丫头同时往声音的方向看去,原来是申屠嘉将酒坛子摔到了地上。

    申屠嘉听到了苏云的话,一时间太过激动,没有拿稳手中的酒坛,这才将酒坛摔到了地上。

    “我的心也一直揪着,有一种特殊的感觉,莫不是真和苏兄说的一样,太上皇驾崩了……”

    苏云没有正面回答他的话,“死何尝不是一种解脱,他所承受的艰辛,连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执意要把他带下去解脱……”

    ……

    刘恒驾崩后,皇宫中几乎所有的太监和宫女眼上都有泪痕,所有人都在为这位伟大帝王的离去感到悲伤。

    自从刘恒登基后,对宫中的太监宫女进行了改制,放宽了他们的人身自由,还给了他们更好的待遇。

    对于刘恒的死,这些太监宫女都是发自内心地悲伤。

    哭喊声响彻了整个皇宫,哪怕是几天后,在某个角落里,还能听到太监宫女偷偷抽泣。

    刘武听了父皇的劝告,和哥哥刘启也达成了和解,现在已经无意那皇太弟之位。

    刘恒去世后,刘武在皇宫里又陪了几天窦太后,等丧事过后才启程返回梁国。

    按照刘恒生前的要求,刘启向天下颁布了刘恒最后的诏书。

    在场的大臣看到这封诏书后,无不动容,有的甚至哭得昏倒在地。

    刘恒的最后一诏,可更像是一封罪己诏。

    这封诏书大致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对死亡的看法,刘恒认为万事万物没有不死的,死并没有什么可怕,让天下人不必过于悲伤。

    二是检讨了自己的过失,刘恒认为自己并没有什么德行,以致在位期间两次发生月食,四方都有战乱,愧对天下百姓。

    三是死后的安排,天下的官员和百姓哭吊三日便可去掉丧服,不用禁止民间嫁娶、祭祀、饮酒、吃肉,下葬的各种繁琐礼仪也都务必精简,修建的霸陵也不需要再有任何改变。

    刘恒驾崩的消息传遍全国各地,全国的百姓都自发性地穿上孝服服丧,跪拜这位一生勤政爱民、奉行节俭的好皇帝。

    刘启听了这地方上传来的消息,也不禁是一阵感叹。

    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啊!看来自己也得好好学学父皇,做一个为国为民的好皇帝。

    ——————————————

    刘恒驾崩后,王娡一直陪在刘启身边,默默地陪伴伺候着刘启,一句话也不说。

    王娡是自己主动的。

    王娡知道刘启现在最缺的,就是无声的陪伴。

    王娡很清楚,这种事情还需要刘启自己想明白,别人的劝告不仅不管用,还极有可能引起刘启的反感。

    刘启和王娡之间的感情,也在这两天里快速升温。

    经过几天的调整,刘启才渐渐从刘恒的驾崩中走了出来。

    有许多的事情还在等着刘启,即便刘启想休息,也得不到片刻的时间。

    刘启和群臣商议后,最后定下了刘恒的谥号。

    孝文皇帝。

    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厚曰文,以刘恒的功绩,绝对对得起这个谥号。

    为了彰显刘恒继位的正统性,淡化刘盈一脉在汉朝的存在,刘启借着这个机会给自己的老爹上了庙号——太宗。

    太宗文皇帝刘恒。

    同时,刘启将爷爷刘邦的庙号和谥号彻底以书面的形式定了下来。

    太祖高皇帝刘邦。

    在去年的时候,恰好将高皇帝实录编纂完毕,如今刘恒驾崩,文皇帝实录的编纂便提上了日程。

    有苏云以前定下的调子,高皇帝实录确实修得不错,刘启是看过的,对里面的内容非常满意。

    修高皇帝实录的官员都因此升了官,现在刘启又要求他们继续编纂文皇帝实录。

    这些修实录的官员都是刘启的亲信,刘启安排他们来修实录,纯纯是为了给他们的升官找个借口。

    眼见刘启给他们升官那么快,群臣瞬间不乐意了,纷纷上书要求刘启重新选拔实录的编纂官员。

    刘启精心布局多年,自然不可能轻易向他们屈服,直接将他们的上书驳了回去。

    在刘恒驾崩后,皇帝与群臣的新一轮角逐就此展开。

    ——————————————

    在角逐之前,刘启还要处理一些私人恩怨。

    刘启给邓通罗列了三项大罪,立即将邓通抄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