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十万大山:1840 > 第566章 占领担杆岛

第566章 占领担杆岛(1/2)

    东部战线在上海周边的美国军队和占领了宁波等地的西班牙军队此时也开始发动进攻,按照军事方案,此时联军的大规模入侵开始,将牵制整个南方的中国兵力和舰队,此时将是进攻的最好时机。

    因为“丰南号”的出现,一场偏离历史轨迹,针对中国的大规模的侵略进入了高潮阶段,考验着“丰南号”。

    就像此时清廷里的一小撮主和派,此时依然认为是镇南王的好战导致了今天众多国家针对中国的局面。如果不是强硬对待英法等国,今天还能和洋人和平相处,中国依然能够师夷长技以制夷。

    无论奕欣,还是沈云峰,此时也不能去有精力听这些主和派的嚷嚷,打赢这一战才是当前最大的政治。

    要么,中国成为列强餐桌上的饕餮盛宴,要么这一战打残列强,让他们抱残守缺安稳几年。

    联军的行动不仅仅在陆地上的多处进犯,要将中国兵力彻底牵制分散,在海上,除了约翰勋爵带领的超级舰队以外,在柬埔寨磅逊港依然留下了一支法国军舰为主的舰队,从南部省向南部省最南端的建江、金瓯等地进犯,试图将嘉定城的南洋舰队的主力引发出来。

    南洋舰队的司令黎月风忍住好战的心,依然驻守嘉定城,将主要精力放在嘉定城至钦州一线的防守上。

    如果此时将南洋舰队的主力进攻柬埔寨过来的法国人舰队,很可能北部湾的防守就会出现漏洞,联军的超级舰队突然杀一个回马枪,整个钦廉地区就会面对难以抵抗的袭击。

    与此同时,英国人的太平洋舰队也从澳大利亚北上,开始对台湾的骚扰,基本上是在没有舰队驻扎的区域开几炮溜达一圈就走,吸引“丰南号”太平洋舰队的注意力,要分散“丰南号”海上力量。

    可以说,这一次,列强的联军是做了周密细致的方案,将兵力和军舰数量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在牵制中国海上力量的同时,驻扎在日本的西班牙海军舰队开始尝试向占领区运送弹药补给。

    这是一整盘的棋局,如何破局,就看“丰南号”的战术与战略之间的平衡与运用。

    超级舰队的前进航向始终在“丰南号侦察舰”天目山“号的观察之中,”天目山“号以3000马力的柴油机驱动1000吨排水量的舰身,长处就是速度,只要保持合适的距离,就能全身而退。

    每隔一个小时,”天目山“号就会向司令部发送一次电报,汇报联合舰队的动向。

    另外一艘同样配置的”莫干山号“则与”天目山“号相互替换,间歇跟踪,确保在联合舰队如果分兵的情况下依然实现侦察的任务。

    ”会不会是广州?“躺在躺椅上的沈云峰已经连续在司令部呆了几天,一直在脑海里想着这个问题。

    巨大的地图上,参谋不断移动着蓝色代表联合舰队位置的磁吸标记。而红色代表”丰南号“舰队和陆战师的磁吸标记仍然是在前期部署的位置没有大的变化。

    军事上,此时不可轻举妄动。南部省和台湾、包括军机处转来的东部战场的信息都没有影响沈云峰的注意力,联军的超级舰队才是这场战争的”王炸“。

    大量运兵船和后勤船编入舰队,超级舰队就不会是海上的轻骑兵,而是移动的战斗堡垒,行进速度必须照顾到每一个环节。

    当舰队经度位置越过钦廉地区,琼州,沈云峰的心情就越趋于稳定。

    此时,按照方案,刘永陆开始调度北部湾防线的军舰开始渐次通过雷州海峡保持与联军超级舰队的东进步伐。

    防城机场的空军也开始调度飞机向香山县的机场开始移动,将军事力量向广州转移。而原来香山县机场的飞机则调动五架飞往泉州机场。

    约翰.坎贝尔爵士虽然是英国皇家海军少壮派将领中的翘楚,但也是第一次指挥如此规模的超级舰队。

    在骄傲和自豪的同时,他也非常谨慎和勤奋,他的旗舰是“英弗莱息白号”的姊妹舰“大西洋荣耀号”,在“英弗莱息白号”之后建造,相比之下有了更多的技术改进。

    为了指挥这次超级的舰队,约翰.坎贝尔的参谋和通讯团队有近百人之多,以供约翰.坎贝尔的命令能够及时准确传达到舰队的末端。

    在相对缓慢的行进过程中,约翰.坎贝尔爵士的命令在不停的传达,要将这一支超级舰队指挥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不过,约翰爵士做的非常的好,当到达目的地,位于香港岛南部20公里的担杆群岛进入视野的时候,舰队开始丝滑的分流。

    以“英弗莱息白号”为旗舰的一支舰队带领大约400艘舰船继续向东航行,而约翰.坎贝尔的旗舰”大西洋荣耀号“则在担杆群岛开始驻扎。

    这是整体方案里面重要的一环,两支舰队都可以称为联军舰队的主力,无论哪一支遇到中国海军主力的阻击,都可以一战。

    如果中国海军的主力要阻击东进的“英弗莱息白号”率领的舰队,那么,约翰.坎贝尔将从担杆群岛进攻香港和广州。如果中国海军的主力要进攻担杆群岛,约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