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史上最惨三国开局 > 第87章 公孙昭

第87章 公孙昭(1/2)

    第87章 公孙昭

    夏凡这次带来了诸多人口,渤海群岛无法养活这些人,索性都运到沓氏城,丢给孙邵头疼了。

    孙邵又是搭建临时房舍,又是登记造册,同时调拨人手施粥,维护秩序,一天下来跑来跑去,这双脚仿佛就悬在空中一般,一刻也不得停歇。

    “如此大规模人口涌入,普通民众倒无妨,那些世家大族料想又有微词了,须得安抚一番呢!”

    忙活大半日,刚端起饭碗的孙邵蓦然又想起了此点,于是放下饭碗再度离开县衙。

    ……

    襄平城。

    现任的辽东太守名叫阳终,此刻的他正面对一摞求助的信简,眉头紧锁:“怎得各地皆有黄巾暴起杀官事件?这可如何是好?”

    (注:可能对阳终这人,大家有不同看法。实际上公孙度之前的辽东太守,史书上也是没有明确记载的。我是根据这段史料判断的——“《后汉书卷八孝灵帝纪第八》:渔阳人张纯与同郡张举举兵叛,攻杀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杨终、护乌桓校尉公綦稠等。”不过这人只是一个工具人,大家不用深究即可)

    一旁的公孙度闻言,立刻起身道:“大人请给属下一诏令,统御各县兵马,我愿领兵讨贼,各县城逐一清扫,定要彻底毁掉黄巾恶贼!”

    阳终大喜,就要答应:“好!就依……”

    “且慢!”

    公孙度循声望去,眼中杀意一闪而过。

    说话之人,乃襄平县令公孙昭是也!

    二人虽都冠以公孙之姓,却并无守望相助之情谊。

    公孙昭令公孙度之子公孙康,担任一名小小伍长,公孙度以之为耻,心里早已将公孙昭列入了必死清单。

    只是眼下兵权尚未尽握,还需隐忍。

    “哦?公孙县令,有何不同看法?”阳终不解道。“升济(注:公孙度,字升济)曾于玄菟郡,领兵对抗胡人,通晓兵略,如今他又主动请缨,何不令其一展所长?”

    公孙昭其实也没有想通此中关节,只是单纯的凭直觉认为:公孙度想做的,自己就该反对!

    政治斗争向来如此,不分对错,只看站位!

    一年之前,自己在襄平县那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呼风唤雨般的存在;却在公孙度任襄平县尉之后,很多事情上自己再也没有平素便利了。

    “此子野心甚大,断不可留!”公孙昭敏锐的发觉了这点,所以故意让公孙康任职伍长,想着公孙度一怒之下或是犯上或是行贿,如此公孙昭便可以抓住其痛处,狠狠拿捏。

    竟不想,这公孙度也是个沉住气的,一直不曾发声。

    见太守问话,公孙昭心念急转,另辟蹊径道:“县尉或可剿贼,然城内粮草不足,又要备用接济流民,安能全数供给大军?”

    “这……”阳终面色也变得难看起来,无奈的转头望向公孙度。

    这意思很明显了:我要去你给我讨贼,但是我又不想出粮草,你看着办吧!

    公孙度猛地咬牙,跪地道:“粮草之事,度自可筹措!还请太守授我权柄!”

    阳终一拍几案,果断道:“好!便依升济!公孙县令,相关符文印鉴,通传各县之事,便交由你来负责,如何?”

    公孙昭见大局已定,只得应道:“喏!”

    却说公孙昭心中有气,待回到自家府邸后,先是一通大骂发泄,然后唤来管家,令其寻几名机灵家奴,通知各县。

    不一会儿,管家和家奴们前来,公孙昭简单交代一番道:“……便是此事了。尔等负责将太守大人之令,通知全郡。”

    众人齐声答应,就要退去时,有一声音响起:“不知家主,此事要速办,还是缓办?”

    管家当即呵斥道:“小锦,你皮痒了不是?!家主吩咐之事,乃天大要事,自是愈快愈好!”

    不料,方才泄气的公孙昭闻言却眼睛一亮:“嗯?不急,你且细细说来!”

    这名叫小锦的家奴也是大胆,上前几步,到公孙昭耳侧低语:“此事若成,乃公孙度之功劳;若败,则显家主远见卓识、劝谏有方。小人以为,宜缓不宜快!”

    公孙昭点头道:“话虽如此,须得寻一合适藉口。”

    小锦再次蛊惑道:“眼下黄巾猖獗,大人派出通知之人,或被截杀,是以大人不得不再次派人,是以时日便耽搁了。”

    “哈哈哈哈!”公孙昭听后,大笑起来。

    小锦正要退下,身后一声冷喝:“来人!将此人重杖二十,以儆效尤!太守要事,岂能拖延?此子乱我道心,必须严惩!左右,将此人拖出去!”

    “啊!大人饶命!小人知错,小人知错啊!”

    公孙昭伸手招来管家,耳语道:“你去监督用刑,意思意思即可!”

    管家明悟,快步离去。

    片刻后,府中便传来杀猪般的嚎叫声,据说场面异常惨烈,真是闻着伤心,见着流泪。

    ……

    “阿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