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且经过上次的参观后,再加上雷洪汕在设计和构想海底矿井时,他也逐渐注意到自己匮乏的知识层面和眼界,这个矿虽说不是井矿,但能培养他的总体规划与思维能力,雷洪汕是不愿意放过这个机会的。
一连数天,雷洪汕除了要现场随时帮助洛瓦调整控制整个洗金作业场,晚上还要熬夜做规划图,生产队的驴都没他这么卖力气的干活。
十天之后,这个核心矿场的初步规划,从文字到图片雷洪汕都全部搞定,里面不仅包含了第一批定制款的矿机设备外,还规划了未来这半年,将作业区逐渐改造、替换成这些大型定制设备的步骤和流程。
这一步比较关键,因为矿机是专门量身定制的产品,所以能否最快速度找到厂家设计和生产就非常关键;以白皮的效率,没个一两年搞不定,但是幸运的是雷洪汕查了一下现在袋鼠国的政策,袋鼠国虽然跟随丑国对龙夏国的产品有各种诸多限制,但集中在电子产品和高端产品上,可矿机和工程设备……还真没有在清单上。
这一点应该是袋鼠国本国有着世界数一数二的大型矿企,以及多家国际矿机生产企业,从井矿设备到大型露天矿,从煤矿到特种矿再到金矿稀土矿,这些企业和龙夏国的大小矿企也有较为密切的业务往来,属于如果禁止了龙夏国的矿机,那么作为对等反制,袋鼠国的产品也会受到禁止限制,现在龙夏国在世界上不少矿场都有投资,一旦上了清单那等于是这些海外的矿场也不会采购袋鼠国的矿机……
资本都是逐利的,敢这么干的话,提出禁止草案的白痴会被身后打八枪自杀的!
因此雷洪汕直接和国内的厂家联系,这个厂家就是上次给亿幸壹号提供定制洗矿机的厂家,虽说第一次供货出了点小纰漏,但瑕不掩瑜,对方也是竭力在解决问题挽留客户,态度是没得说的,双方的合作信任就这样培养出来。
这次对方接到这个大活也是兴奋不已,立刻派了一队工程师技术员到贝壳岭。
连同一起来的还有雷洪汕找来的电力工程师,这是张工程师推荐的同学,在国内专门搞风电的,喊过来是准备等别古霍斯解决电机设备通关后加速建设的问题,现在正好两拨人凑一起,一起解决贝壳岭里的定制矿机建设和风电场规划设计问题。
填埋场这边因为只会填埋不会挖掘黄金,这附近的贝壳山包也正好被定下作为风电场的选址点,而且这个位置很妙,基本上位于整个贝壳岭的中心地带,在这里建成风电站后,以后不管是朝那个方向送电都十分的方便。
两拨龙夏人的到来给雷洪汕提供了不少帮助。
术业有专攻,一个长期搞风电的,一个专门搞矿机的,对各种环境的了解那是多到不要不要的,风电大佬直接根据贝壳岭的风向、风力特点,按照填埋场一带的土质和山体走向做出了最佳的电塔布局,不仅能最大有效的利用风力,同时还着重考虑了如何应对未来附近山体开采中烟尘污染风机的问题。
雷洪汕所见过的矿机毕竟有限,而矿机那帮人天天就是吃这碗饭的见多识广,他们立刻根据贝壳岭的作业场的山体特点,设计出一套特别的矿机设备。
这套设备和雷洪汕设想的差不多,但是人家考虑的更充分。
设计师准备设计一个模块组合式的分体结构,整体拆开就是独立的破碎机和带风机的摇床,到达位置后只需要快速拼接起来就可以直接使用,如果条件允许,理论上五米一节的摇床可以无限的延长连接下去。
这样设计的好处就是模块化组合使用,甚至中间如果需要一个缓冲,也可以在出料口下方设置一个带拨料杆的自动料仓,从上方落下的粗料在这里经过短暂的停留、分拣大小石块、金块后剩余的粗料就能通过拨料杆继续往下一个更细密的碎料机输送和吹除作业。
雷洪汕和洛瓦对这个设计非常满意,因为这样做会带来两个好处,一个是充分完美的直接利用了坡道的长度,二来就是经过两轮甚至三轮吹除,最终落下的粗矿所含杂质已经所剩无几。
最牛逼的地方,是所有矿机带有可转移和自适应的余量,在关键的节点上,还可以直接反向通过拨料杆直接抬升矿料到高点再次进行吹除,或者形成平行的输送带延伸来变化喷渣的方位角。
这一点看似没啥卵用,但其实这是考虑到填埋场的特殊环境。
填埋场的矿渣是直接在淘金作业中在山腰活山顶的位置进行作业,利用高差把矿渣往下面自然喷落;可时间一久处理量一多,再深的沟也会逐渐填满,这个时候要么换地方,要么就得用推土机强行推开延长停留作业时间。
可有了这样专门的设计,作业区就不用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