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的雷洪汕……也想不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造成这一改变的,恰恰正是过年前,蒋总和李总他们带他到几个矿场上参观后的结果。
那一次,让雷洪汕真正见识到了什么是现代化的矿场作业,能不用人的地方尽可能的使用机械来处理,能用自动化的就尽可能的升级自动化;像交通运输,那更是能用铁路的就尽可能的不要去使用公路交通,一条铁路的运载能力与能耗成本,远不是那些动辄拉几百吨的超大型的矿山机械车能相比的。
洛瓦好不容易清醒过来,此刻的他终于明白雷洪汕为何嫌弃这里的效率低下了,在这样全机械化、半自动化的矿场作业模式下,整体的人工成本、能耗成本会被压缩到一个极为可怕的程度,虽然不敢说最终整个矿场和整个淘洗场最终的规模,但如果按照雷洪汕这样的规划和设计……
整个矿场和作业场所需要的工人……不到三十人也许就能搞定了!
当然这么说有些夸张,毕竟整个矿场还需要有人维护和不断建设延伸的轨道和各种基础设施,但即便是维持在一百多人的矿队,可规模量……却比几百甚至上千人的队伍能达到的产出效率一样,甚至更高!
不过这还没完,雷洪汕随后又丢出了一个超级重磅炸弹。
“达到这样的产出效率,即便是30%的分成比例,你挣的都会比现在35%更多!!再加上你已经在这投资和兴建的固定设备资产……哪怕就是有人想替代你,他也要考虑直接收购你这些资产所需要消耗的流动资金!”
如果说雷洪汕前面对整个矿场建设的规划只是一个大饼,那么后面这一段话就是给这个大饼标注上一个固定的价值标签!
同时也是给洛瓦一个定心丸!
这些固定投资是从法律意义认可的投资,即便是有人要接手,要么你自己重新花钱建新的,要么就只能花钱从洛瓦手里买下来,不管那一条,都是要真金白银的付出足够的代价才能够完成交换,有了这个底气,洛瓦就感觉这些投资不是担心之后去处的东西,而是让自己能坐稳在这里的定海神针!
想到这洛瓦不由自主的亢奋起来,这特么的可是富贵一生的大机会啊,能真的在贝壳岭坐稳这个核心矿区,哪怕只能干十年吃十年,那所获得到的利益就能够赢下一辈子的财富了。
“雷,今晚咱们好好聊聊……”
洛瓦兴奋的搓着手,向雷洪汕发出邀请。
而雷洪汕看着他的样子轻轻一笑:
“好啊!”
内心中,却暗自说了一句:
“搞定,你不退这5%我怎么能多赚这5%!你不搞一个自动化的矿场试点……我怎么能有一个免费的试手建设机会呢,成本你出风险你担,但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我是一点都没落下!”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