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1949璃院繁星 > 第924章 知识产权保护加强

第924章 知识产权保护加强(2/2)

文案、产品说明书都标注"社区共同创作":青湖的宣传册用周奶奶的方言写"这门吸,比你家姑爷还靠谱",着作权归属"社区宣传队";非洲诊疗仪的使用手册,插画是当地孩子画的"机器医生和草药爷爷",版权页写着"插画作者:基苏木小学全体学生"。保护措施既严格又灵活:允许转载但必须注明"改编自青湖社区真实故事",允许翻译但不能改动"老人说的土话"。某自媒体转载故事后没标出处,社区老人集体给他发语音:"我们的故事,不能白用",对方赶紧补标来源还登门道歉。商标保护更是融入社区记忆:主商标是"铁丝门吸+全球社区剪影",注册了37个类别,但允许社区小作坊使用"李氏街坊款"副商标,前提是"用料得对得起良心",某作坊老板说:"挂着这商标,就像带着李爷爷的眼睛干活,不敢糊弄。"

    知识产权保护的本质,在于"让创新土壤更肥沃"的生态培育里。李氏的保护举措从不搞"专利壁垒",而是建"创新共享圈":定期举办"全球手艺交流会",把专利技术拆解成"老手艺教程"——教非洲工匠"量子门吸的调法,就像调你们的弓箭";给南美同行讲"诊疗仪的保养,类似照顾你们的探戈舞鞋"。公司甚至有个"专利破解悬赏":谁能找出专利中的"社区不适配"问题,奖励"全球社区游学"机会,某非洲青年发现"设备提示音比当地鼓点快",改进后让诊疗仪在非洲的使用率提升40%。某知识产权专家调研后说:"他们保护的不是专利本身,是让创新能真正服务社区的初心——青湖的门吸专利,十年间被改良出178个社区定制版,这才是最成功的保护。"

    暮色中的"创新守护馆",灯光温暖如昔。小林正教周奶奶用"全球创新溯源网",老人指着某专利说:"这不是我去年说的'门吸要能喊人回家吃饭'吗?"全息投影里,玛莎奶奶举着新获得的专利证书,用刚学会的中文说:"我们的草药配方,也成专利了!"李阳看着墙上不断生长的"创新家谱",突然想起1985年三大爷在门吸上刻的"实在"二字,现在这两个字已经随着专利证书,刻进了全球37个国家的社区里。

    此刻,全球社区的智能门吸同时发出轻柔提示音,像在互相道贺。不同语言的专利证书投影在夜空中,共同组成一句话:"好手艺要守护,好想法要共享。"李阳知道,所谓知识产权保护加强,从来不是冷冰冰的法律条文,而是像守护街坊的好手艺那样——既不让用心琢磨的创新被偷走,也不让好技术关在笼子里,最终让每个社区都能说:"这创新,是咱自己的。"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