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1949璃院繁星 > 第907章 人才汇聚

第907章 人才汇聚(1/2)

    2091年初秋,青湖社区的"代际人才市集"上,一场特别的"面试"正在进行。28岁的量子物理学家苏明,正蹲在83岁的周奶奶面前,演示自己设计的"语音控制老花镜":"您说'调亮点',它就会变亮,说'看报纸',字就自动放大。"周奶奶试了两次,突然问:"要是我忘词了咋办?"苏明笑着调出备用方案:"您按镜腿这儿的小红点,它就会念菜单给您听。"这一幕正是李氏集团"社区体验式招聘"的缩影——每个应聘者都要先过"老人关",能让周奶奶点头的,才算真正的"合适人才"。李阳站在老槐树的阴影里,看着年轻人和社区老人围坐在一起讨论"门吸要不要加夜光",突然想起1985年的自己——那时他带着两个徒弟在四合院修门吸,三大爷总爱考他们"怎么装才不硌着门框",阳光落在两代人身上的角度,竟如此相似。

    人才队伍的壮大,藏在"找对'社区同路人'"的标准里。李氏集团的招聘启事从不写"名校优先工作经验5年以上",而是强调"能记住青湖社区3位老人的名字愿意每周花2小时帮邻居修东西"。吸引来的人才形形色色:有放弃硅谷高薪的AI专家,因为"在这里做的医疗AI能真的救老人";有刚毕业的大学生,被"社区共创计划"打动,想"把量子技术变成大爷大妈能懂的东西";甚至有退休的老工程师,因为"看不得现在的门吸做得不结实",主动来当技术顾问。这些人聚在一起,不是因为高薪,而是因为同一种执念——就像现在员工手册上写的:"咱招的不是来打工的,是来一起给街坊做事的。"目前集团的1200名员工里,有73%是因为"认同社区理念"加入的,某猎头感慨:"别家挖人靠加薪,李氏靠周奶奶的一句'这孩子实在'。"

    跨领域人才的融合,体现在"用门吸思维破专业墙"的协作中。公司的"创新攻坚组"从来不是按部门划分,而是按"社区难题"组队:解决"老人用不好智能设备",就把AI工程师、适老化设计师、社区医生和退休教师编在一起;研发"社区应急系统",则让量子物理学家、消防员、居委会主任和卖杂货的大爷共同参与。这种混搭催生出奇妙的火花:AI工程师从周奶奶"记不住步骤"的抱怨里,开发出"一键直达"功能;物理学家听杂货铺大爷说"以前的警报器声音太尖",把量子报警器的频率调成了"老座钟的滴答声"。跨领域培训更有意思:让程序员跟着维修师傅上门,体验"蹲在地上修设备"的滋味;让设计师去社区食堂帮厨,感受"老人端碗手抖"的不便。这种打破专业壁垒的融合,本质上和当年李阳带着徒弟"既学做门吸,又学跟大爷聊天"没区别——"光懂技术不行,还得懂人心"。

    新思想新理念的碰撞,带来"老传统长出新枝芽"的突破。95后员工小郑提出的"门吸社交化",把普通门吸改造成"社区互助按钮"——老人按一下,邻居的智能手环就会收到提示,这个想法源自他观察到"独居老人怕麻烦人,宁愿自己扛着"。这个看似简单的创新,让社区互助响应速度提升3倍,周奶奶说:"比当年喊'小李帮个忙'还方便。"更年轻的实习生则用元宇宙技术,搭建了"虚拟四合院",让全球的社区伙伴能在里面交流"门吸改良经验",基苏木的工匠通过虚拟空间,给青湖社区的师傅看"非洲硬木做的门吸配件"。这些新想法不是对传统的否定,而是像给老门吸加了新弹簧,更有劲儿了,就像李阳常说的:"当年我觉得门吸能固定门就够了,现在看,它还能固定人心,这就是年轻人的厉害。"

    人才活力的激发,藏在"让实在人不吃亏"的机制里。李氏集团的晋升标准很特别:"社区贡献度"占50%权重,不是看你完成了多少KPI,而是看你解决了多少社区的"小麻烦"。某维修员工因为"帮独居老人调试设备时顺便打扫了房间",被破格提拔;某设计师的方案因为"周奶奶说用着顺手",优先获得资源支持。公司还设立"初心创新奖",奖金不是现金,而是"社区命名权"——获奖项目可以用提出建议的老人名字命名,比如"王大爷防滑门吸张奶奶语音药盒"。这种激励让人才看到:在这里,认真对待社区需求的人,总会被看见。就像当年李阳给徒弟发奖金,不是看做了多少门吸,而是看"街坊们夸了几次","实在做事的人,不能让他寒心"。

    人才培养的体系,延续着"师傅带徒弟+社区当课堂"的传统。李氏的"青蓝工程"要求每位老员工带一名新徒弟,带教内容不止于技术,更包括"怎么跟大爷聊天怎么观察老人的需求"。带教考核的最后一关,是让新徒弟独立完成"社区小任务"——给周奶奶修老花镜,帮陈爷爷调试电视,能让老人说"这孩子比小李当年还细心",才算合格。更特别的是"全球社区游学",优秀员工会被派往基苏木、柏林等地的合作社区,不是去考察市场,而是去当"社区志愿者":在非洲帮医生维护设备,在欧洲陪老人聊天,回来后要提交"社区需求报告"。这种培养方式,让人才不仅有专业能力,更有"社区共情力",就像现在年轻员工们说的:"在基苏木看到玛莎奶奶因为缺药哭,才明白咱的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