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 第249章 天子门生全面崛起

第249章 天子门生全面崛起(1/2)

    要知道朱舜水才进入礼部任职没多久。

    之前还是没有任何职位的书生。

    却直接入主仪制司,摇身一变成为了礼部下属仪制司的主事。

    从平民一下子变成了从五品的官员。

    这提拔速度简直如同坐火箭一般。

    而现在更是不得了,直接就成了教育部的侍郎,侍郎可是正三品的大员啊!

    各部尚书也不过是正二品而已。

    无数人穷尽一生都难以达到这个高度。

    可朱舜水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完成了这种让人难以置信的大跨越。

    所有人都被这一连串的任命震惊得有些麻木了。

    虽然朱慈烺说了是暂代侍郎之职。

    但实际上大家心里都跟明镜似的,这不过是个过渡的说辞罢了。

    看到大家都震惊得说不出话,并且没有任何一个人吭声。

    显然是在用沉默来进行无声的对抗。

    朱慈烺接着说道:“朱舜水之前就在负责教育方面的事务,表现出色,现在暂领侍郎之职,不过其品级不变。

    另由金铉出任兵部一直空缺的右侍郎,刘理顺出任工部右侍郎,主要负责道路修建事宜,范爱卿和李爱卿觉得如何?”

    范景文身为内阁首辅,李邦华是吏部尚书。

    人事任命方面的事情,自然要询问他们两人的意见。

    两人赶忙恭敬地说道:“陛下圣明,臣等遵旨……”

    他们心里明白,即便不同意也无济于事。

    再说朱慈烺已经做出了更多的妥协,除了任用范景文他们之前推荐的几个人选。

    又重用了他们熟悉的官员刘理顺,这已经是在变相地做出让步了。

    而且他们心里都非常清楚。

    朱慈烺真正信任的那些手下,特别是朱慈烺以前培养的那些天子门生。

    将会逐步替代朝堂上的所有重要职位,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只能顺水推舟地同意了。

    于是,教育部即将成立以及新提拔官员的任命消息,随后都正式公布了出去。

    此事一经传出,立刻引起了无数人的关注。

    比如原吏部尚书陈演。

    他现在已经成为了一名民间史学家。

    对朝堂上的这些变动格外关注。

    得知这个消息后。

    他立刻迫不及待地去调查那个朱舜水相关的一切信息……

    ……

    陈演把他记录的文稿出版之后。

    竟然卖得很好,让陈演赚了一笔银子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他出名了。

    跟他有书信来往的各地文人多不胜数。

    陈演写了好几封信出去,请人帮忙调查朱舜水的情况。

    陈演凭借其强大的关系网。

    很快就搞清楚了朱舜水的情况。

    他发现这个朱舜水虽然厉害,但也不至于如此平步青云。

    陈演仔细分析了一番。

    觉得朱舜水之所以受朱慈烺重视。

    最重要的原因应该就是这个朱舜水,大力抨击八股取士制度,提倡实用教育。

    这不正好跟朱慈烺的教育改革理念一致吗?

    陈演搞清楚了事情的原因之后。

    他就开始重点关注与朱舜水齐名的黄宗羲,顾炎武,方以智和王夫之这几人。

    这几人不但都有一定的名气,并且也都是知交好友,在很多理念上基本一致。

    也都是年轻一代当中的翘楚。

    陈演认为除了朱舜水之外,黄宗羲,顾炎武,方以智和王夫之他们几人,将来的前途也是不可限量。

    事情跟陈演预料的差不多,在会试的结果张榜公布之后。

    黄宗羲,顾炎武,方以智和王夫之这几人,都在前10名之内。

    黄宗羲名列第一,顾炎武第四,方以智第六,王夫之位例第七。

    第2名的名字叫何佳杰,第三是袁复松,第五是邓云天,第八叫周汉章,第九是陆大果,第十名是太立进。

    前10名本来就是众人关注的焦点。

    而陈演发现除了黄宗羲他们之外。

    前十名的名单中剩下的6人,都是从第1轮一路考上来的。

    陈演赶紧让人继续调查这6人的情况,发现竟然都是无父无母的孤儿。

    惊天大发现啊!

    世界上哪有这么巧合的事情?

    陈演认为何佳杰,袁复松和邓云天等六人,很有可能都是朱慈烺以前培养的天子门生。

    陈演觉得天武皇帝朱慈烺太厉害了。

    朱慈烺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各个领域都能够大放异彩。

    比如已经暂代兵团长之职的周文斌,还有锦衣卫指挥同知刘明志,大明水师第2舰队的指挥官孙少林等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