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 第169章 杀入长江航道

第169章 杀入长江航道(1/2)

    在耿道明心生感慨的同时。

    水师舰队接二连三地,又发起了好几轮猛烈攻击。

    最终的结果完全没有任何悬念。

    敌人那数量众多的战船,在明军强大的火力之下,虽然不至于被炸得粉碎,因为实心炮弹没有那么大的威力。

    但是也被砸的到处都是窟窿。

    其中有一些战场已经开始进水了。

    如果不能及时把洞破洞堵住,或者是及时逃离的话,那就避免不了沉默的命运。

    剩下的那些战船也几乎无一幸免,全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伤。

    敌人的这一轮勇气可嘉的主动出击。

    不仅没有取得任何成果,反而只能以狼狈不堪的姿态开始仓惶撤退。

    而孙少林则镇定自若地,指挥着船队继续进行远程炮轰。

    等到敌人的战船跑出了火炮的射程范围。

    大明水师的火炮就转移了攻击目标。

    ——敌人在岛上精心设置的炮台。

    只要有那些炮台还在,大明水师的舰队就没法顺利进入长江航道,否则将会遭受很大的损失。

    所以现在要继续清除障碍与敌人的威胁。

    孙少林的指挥没有毛病。

    李岩站在旗舰的甲板上,默默地观察着战场上的一切。

    觉得这场战斗进行得实在是太过轻松了。

    他曾经听孙少林在闲聊时提及过类似的情形。

    天武皇帝朱慈烺在教导孙少林他们的时候,明确地将此称为技术优势,更是形象地称之为降维打击。

    只要能够始终保持着技术方面的显着优势,那么在其他各方面条件相差并不是太大的情况下。

    明军必然能够在战场上势如破竹,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李岩暗自思索。

    觉得这样的战斗虽说从表面上看起来平淡无奇,甚至还让人感觉有些枯燥乏味。

    但是、这正是统兵将领追求的战斗方式。

    虽说这样的战斗过程可能会显得有些乏味,但却能够切实地保证他们可以稳稳地取得胜利。

    并且最大程度地将己方可能产生的伤亡,降到一个极低的水平。

    而通常人们所认为的那种精彩绝伦的战斗,往往意味着双方展开了极为激烈和残酷的厮杀。

    那样的话,必然会导致双方都付出巨大的代价。

    李岩想到这里的时候。

    突然犹如醍醐灌顶一般 惊觉了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

    那便是自从天武皇帝朱慈烺登基执掌天下之后,朝廷大军所经历的每一次大战,几乎都与眼前的战斗情形如出一辙。

    每次都是凭借着领先于敌人的武器装备的巨大优势,以最小的伤亡为代价去成功地换取最大、最丰厚的战斗成果。

    这不是朝廷大军的将领有多么牛批。

    而是他们共同有着一个牛批的皇帝朱慈烺。

    每一个带兵打仗的将领,都想要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战果。

    但残酷的现实是,真正能够成功做到这一点的将领,古往今来又能有几个呢?

    朝廷大军之所以能够具备如此强大的战斗力和显着的优势,这完全是天武皇帝朱慈烺的功劳。

    古人有云: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李岩觉得把这用这句话来形容天武皇帝朱慈烺,那真的是再恰当不过了。

    朱慈烺已经为他们创造了最为优越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还有什么值得犹豫的呢?

    直接奋勇杀敌,勇往直前便是了。

    李岩目光坚定,毫不犹豫地大声下令:“所有装备了新式火炮的战船,立刻给我全力压上去,尽快将敌人的炮台彻底摧毁。”

    “遵命……”

    传令兵用尽全力高声回应。

    紧接着迅速而准确地将这一命令传递了出去。

    很快,又有二十多艘大明水师的战船,毫不犹豫地脱离了大部队。

    逆流杀向了长江入海口。

    朝着敌人迅猛地杀了过去……

    ……

    “轰轰轰轰轰轰……”

    随着这二十多艘战船的加入。

    大明水师的炮火瞬间变得更加密集和猛烈,仿佛要将整个江面都彻底点燃。

    到处都是炮声在回荡,江面上也到处都是硝烟。

    而敌人煞费苦心,花费的大量人力物力,设置在横沙岛和崇明岛上的二十多座炮台。

    在这狂风暴雨般凶猛的炮火轰击之下,到处被炸得土石四处飞溅,转眼间一片狼藉。

    敌人在这排山倒海的攻击之下,很快就清楚地意识到照这样下去。

    他们根本没有任何抵御的能力和取㎎希望。

    加上他们的舰队已经跑掉了。

    于是敌人斗志全无的敌军将士,开始不顾一切地转身疯狂逃窜。

    看到敌人开始不顾一切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