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 第44章 晋商跌倒,朝廷吃饱

第44章 晋商跌倒,朝廷吃饱(1/2)

    孙传庭他们早有周密的安排。

    在他们对八大晋商动手的时候。

    八大晋商在各地的商号或者是票号,以及各种各样的产业等等。

    也都被大批兵将包围起来,然后抄家灭族。

    凡是胆敢反抗者,全部就地格杀。

    所以这一天晚上是杀得人头滚滚,鲜血染红了大地。

    除了孙传庭他们率领的明军将士。

    锦衣卫和东厂的人也参与了行动,还有随时随地都可能出现的影卫。

    影卫是朱慈烺亲手组建的卫队。

    影卫个个都是绝对的精锐,其中有多少人只有朱慈烺才知道。

    影卫除了负责朱慈烺的安全工作,还会在暗中监察一切。

    并且影工发现了任何问题,都可以直接向朱慈烺报告。

    但是一般人根本不知道影卫的存在。

    只有孙传庭,黄得功,还有李若琏等少数人才知道影卫无处不在。

    所以在行动开始之前,他们就已经下了死命令,任何人不得上下其手,从中捞好处,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孙传庭知道朱慈烺对于贪官污吏,那是深恶痛绝的。

    因此、孙传庭可不想犯下这样的错误。

    现在的将士们待遇还不错,大家都刚刚发了银子,不至于穷疯了,从而铤而走险。

    总体来说,抄家灭族的过程还挺顺利。

    锦衣卫和东厂争相出手,都想多立点功劳。

    所以是各种审讯手段都用上了,把那些重要人物审一遍,就把他们隐藏的钱财都给找了出来。

    经过初步统计之后,金银财宝和银票加起来,就达到了 8000 多万两。

    接着将八大晋商的产业也都接收了,总价值加起来那就更是一个天文数字。

    还跟八大晋商有密切往来的其他商业家族,这一贝同样也遭到了清算。

    还有与之关系密切的贪官污吏,也是全部都被拿下,该抄家的抄家,该灭族的灭族。

    把那些家伙全部都给处理完了,然后所有钱财汇总起来。

    光是金银财宝和银票这样的现钱,总的价值就超过了一亿 3600 多万两。

    算上其他的产业和不动产,那更是一下子都算不清了。

    并且那是固定产业也很难进行准确的估算。

    因为整个三晋大地,都基本上被彻底清理了一遍。

    所以一时之间,也没有那么多的有钱人来接手那些产业。

    这也是朱慈烺成立皇家商会的用意。

    后续就需要皇家商会做个表率,引领着其他有实力的大商人一起。

    来接手和经营那些产业了。

    当然了,那些都是以后的事情……

    ……

    朱慈烺得知八大晋商已经覆灭。

    并且搞到了一亿 3 千6百多万两银子。

    朱慈烺心想这真是晋商跌倒,朝廷吃饱啊!

    崇祯皇帝在位的时候,朝廷一年的财政收入才有三四百万银子。

    而朱慈良上位之后,先是在京城就搞到了后8000多万的银子。

    这一次从晋商身上搞到的钱财,竟然比上一次的还要更多。

    那可是一亿3千多万的银子啊!

    比崇祯在位 1 7年的所有财政收入加起来,还要多了好几倍。

    加上之前在京城弄到的银子,还有天津港那边弄到的银子,加起来总数额都有 2 亿 4 千多万两了。

    这绝对是一笔惊天财富。

    其实市面上流通的银子根本没有那么多,因为这个时代的人有钱了,都是习惯自己藏起来。

    特别是那些豪商与世家大族。

    每一个地方上的豪强,专门用来储存钱财的密库都不止一个。

    一个密库里面动辄几十万,甚至是几百万的银子都很正常。

    就像在 21 世纪的时候,国家的黄金储备才 2000 吨出头。

    但是全国实际的黄金保有量,却是官方储备数量的 N 多倍,因为绝大部分都储存在了个人和商人手上。

    而在明末时期的话,这种情况更加的严重。

    因为这个时候的人,绝大部分都是没有存钱的习惯的。

    所以在明末时期。

    全国上下持有的黄金白银,数量绝对是远超官面数据的。

    而朱慈烺他们这几次的巨大收获,也刚好证明了这一点。

    在市面上流通的黄金白银,其实只是保有量当中的很少一部分而已。

    银子多了当然是好事,不过另一方面也会出现一些问题。

    那就是通货膨胀……

    ……

    朝廷有了海量的银子之后。

    那肯定是要花出去的,比如投资搞基础建设,搞科技研究,搞军工生产等等。

    那也就意味着大量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