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一世简直就是一场无尽的噩梦。他们根本无法真正体验到生活的快乐和意义,每天都是机械地重复着睁眼干活、闭眼睡觉的日子。
辛辛苦苦劳作大半辈子,却在匈奴人来袭时,所有的努力都化为乌有。面对这样的现实,人们不禁开始怀疑,活着究竟还有什么意义呢?
许多原本躲藏在地窖里苟延残喘的百姓,此时也纷纷走出地窖。他们带着仅有的一点粮食,背起能够带走的行囊,踏上了流浪的旅程。这些人从此成为了流民,无家可归,四处漂泊。
如果运气好,他们或许能遇到一些心地善良的世家大族,愿意给他们一口饭吃,让他们暂时有个安身之所。好听的话就是这样描述的,实则为奴为婢,任由主家打骂无从反抗。
但更多的时候,他们只能像乞丐一样,在城池中乞讨为生。而这一切,完全取决于那些世家大族子弟的心情。
有时候,这些世家大族子弟会好心地开设一个粥棚,为流民提供一些吃食。然而,有时候他们可能心情不好,不仅不会施舍食物,反而会像打发野狗一样,扔给流民几个铜板,让他们去自相残杀,争夺那一点点可怜的施舍。
穷苦的汉人,他们的生活简直比世家大族家中豢养的大黄狗还要凄惨。世人皆知苏轼的“左牵黄,右擎苍”是何等的潇洒,却无人去关注底层百姓的真实状况,更无人去关心他们是否能够填饱肚子。
当你穷困潦倒,无法上缴赋税时,你对于官府来说就如同一个沉重的负担。官府才不会管你是否遭受了不公正待遇,他们只关心自己能否收到足够的税款。这些外族人仰仗部队还能与官府平起平坐,可你呢?除了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你还能有其他出路吗?
没有被衙役用乱棍打出县衙,官府已经算是给足了你面子。你居然还妄想让官府为你伸张正义?别天真了!官府不过是朝廷设立的一个纳税机构罢了,若没有足够的利益驱使,他们又怎会为你这样一个一无所有的人去费心费力呢?
官商勾结,这早已是众人皆知的事情。然而,又有谁听说过官农勾结呢?
这个世界就是如此现实,非黑即白,毫无中间地带可言。
去卑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如同一股黑色的洪流,紧紧地围困住了长安的周边地区。他的营帐如同一座座坚不可摧的堡垒,散落在长安城外这片平坦的土地上,给人一种无法逾越的压迫感。
然而,去卑并没有直接对长安城发动攻击,而是派遣了使节前往城内,与那些世家大族进行谈判,商议退兵的事宜。对于匈奴人来说,退兵并不是一件急迫的事情,但对于那些世家大族而言,情况却截然不同。
与此同时,去卑麾下的各个部落并没有闲着。他们像一群饥饿的野狼,分散开来,扑向长安城周边的村落。这些村落毫无防备,就像待宰的羔羊一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匈奴人如入无人之境,肆意劫掠。
消息的传递受到了严重的阻碍,使得这些村落的人们根本无法得知长安城的情况,更无从得知世家大族们与匈奴人的谈判进展。他们只能在恐惧和绝望中等待,希望世家大族们能够尽快达成协议,让匈奴人退兵,以避免被掳掠的命运。
然而,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世家大族们的议和进展却异常缓慢。这些匈奴人则趁机大肆搜刮,将村落里的财物洗劫一空。他们不仅抢夺粮食、牲畜和金银财宝,还对村民们进行残忍的屠杀。那些手无寸铁的百姓们,在匈奴人的铁蹄下毫无还手之力,只能任人宰割。
匈奴人将掠夺来的财物和俘虏打包成一个个大包小包,然后运送到他们的临时营寨中。这些包裹上沾染的血迹,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家庭的破碎和悲剧。而那些可怜的俘虏们,则被无情地斩杀,因为匈奴人知道,在还未撤离漠北之前,他们绝对不能留下任何累赘。
在许多人的想象中,重生之后的自己,仿佛摇身一变成为了那高高在上的世家子弟。他们认为,只需轻轻一挥衣袖,或者随意说上几句话,就能让整个大汉都为之颤抖,风云变色。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这个世界的消息传播极为闭塞,有太多的无奈让人无法去解决。就像那长安城周边的百姓们一样,他们的生活才是普通人最真实的写照。
诰升爰,作为去卑的子嗣,此次肩负着前往长安与世家大族商谈事宜的重任。他率领着一群来自草原的勇士,就这样毫不掩饰地来到了长安城墙之下,静静地等待着长安城门的开启。使节专用的旌节,被匈奴勇士紧紧握在手中,迎风飘扬,那鲜艳的色彩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城墙上的守军远远望去,一眼便知这是前来谈判的匈奴使节。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诰升爰在焦急的等待中,终于看到长安城门缓缓地开启了。然而,这城门的开启幅度却让人有些意外。
它仅仅只提供了一个仅能容纳一匹马通过的缝隙,宽度刚好够一个人骑马进入,若是两个人想要并肩而行,恐怕就会被这狭小的门缝给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