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听完,嘴角抽搐了几下,心里暗自嘀咕:这算哪门子好处?简直是……黑色幽默!不过,仔细想想,这似乎也符合红警团那一贯的……不按常理出牌的风格。
他没想到,这小小的拘留室里,竟然还藏着这么多辛酸事。他突然想起自己这一路革命走来,虽然物质条件艰苦,但至少人心淳朴,哪有这么多弯弯绕绕。
最终李云龙拍了拍公安局长的肩膀,语气沉重地说:“看来,这考试制度,还真是把双刃剑啊!既能激励人上进,也能让人……唉!”他想说点什么,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最后只能化作一声长叹。
李云龙怀着复杂的心情走出公安局大门,张大彪和孙德胜立刻迎了上来,准备给李云龙汇报招兵的情况。
“团长!”两人齐声喊道。
“怎么样?”李云龙开门见山地问,他想知道两个人招兵的情况,毕竟马上中午了,最好午饭还是去红警团的基地蹭,这不就省了自己不少粮食嘛。
张大彪先开了口,声音洪亮:“团长,老百姓挺积极,送粮食送布匹,慰问品堆得跟小山似的。”
孙德胜紧跟着补充:“就是……愿意参军的,没几个,或者说就没有.......”
李云龙眉毛一挑:“怎么回事?”
张大彪和孙德胜对视一眼,有些为难。张大彪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实话:
“团长,您可能不信,这地方的老百姓,好像……不太想当兵。”
李云龙眉头皱得更紧了,这可是稀奇事。他闹革命这么多年,还头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不过心里对原因也有猜测。
“跟我说说,到底怎么回事?”李云龙语气严肃起来。
孙德胜挠挠头,支支吾吾地说:
“我们去村里征兵,老百姓都挺客气,又是倒茶又是递东西的,可一说当兵,就都推三阻四的。有的说家里孩子小,离不开人;有的说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还有的说……说啥当兵苦,不如在这里上班混日子舒服。”
张大彪也叹了口气:
“是啊团长,我们好话说尽,口水都说干了,可就是没人愿意报名。倒是物资,老百姓送了不少。”
李云龙沉默了片刻,把刚才在公安局里的见闻跟两人说了说,重点强调了拘留所里犯人的伙食和待遇,以及那个“幸福感”的说法。
张大彪和孙德胜听得目瞪口呆,嘴巴张得老大,半天合不拢。
“啥?犯人最低等的配给餐一周都有2顿肉,平时馒头菜管够,这可都吃的比咱们过年过节还好啊?!”
张大彪第一个反应过来,声音都变了调,像是听到了天方夜谭,“这……这拘留所是啥地方?是享福的地方吧?”
孙德胜也一脸震惊,他使劲咽了口唾沫,难以置信地说:
“难怪没人参军!谁还愿意吃苦受累去当兵啊?在这里那怕犯点小事,都能进拘留所吃香喝辣,考试好还能吃选择餐当大哥,难怪都愿意给物资不愿意当兵!”
李云龙看着两人震惊的表情,心里也是一阵无奈。
他叹了口气,语气沉重地说:
“现在知道问题在哪了吧?这哪是征兵啊,这是让人家放弃幸福生活啊!”
张大彪和孙德胜面面相觑,一时语塞。
他们都是粗人,没读过多少书,但这点道理还是明白的。
这拘留所的待遇比当兵还好,谁还愿意去军队里风餐露宿,流血牺牲?
“那……那现在咋办啊团长?”张大彪急了,招不上兵,这仗还怎么打?
李云龙沉思了一下,眼睛里闪过一丝光芒:“走,去学校看看。”
“学校?”孙德胜有些不解,“去学校干啥?”
李云龙解释道:“年轻人总归是不一样的。那些老家伙,脑子里都是些老观念,被眼前的这点小恩小惠给迷惑了。年轻人不一样,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没准能看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再说了,学校里的学生,还没成家,没那么多牵挂,也许能说动他们。”
张大彪和孙德胜虽然还是有些疑惑,但团长发话了,他们自然不敢反对。
三人立刻动身,朝着镇上的学校走去。
李云龙心里抱着一丝希望,他觉得,年轻人,总该有点血性,有点追求,不至于也被这眼前的“幸福感”给迷住了眼睛。
他希望能从这些年轻人身上,找到一丝突破口,改变这令人哭笑不得的征兵困境。
3人带着几个警卫员来到了卧龙村的学校。
说是学校,其实就是村里最大的一间土坯房,勉强能遮风挡雨。卧龙村不大,一眼望去,也就百来户人家,学校的学生加起来四五十个顶天了。
还没走到学校门口,一阵稚嫩却又充满力量的歌声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