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 > 第440章 曹操遣使,应允三事

第440章 曹操遣使,应允三事(1/2)

    邺城,丞相府。

    张尘收取琅琊郡,一只脚已经迈入了徐州,南下之路已通,于是引兵回冀,令大军休养生息,修整军备,以待时变。

    张尘返回冀州不久,便有曹操的使者前来拜见。

    张尘大喜,急忙命人请进。

    少时,使者入内,朝张尘躬身一礼,敬拜道:“兖州主簿程昱,拜见丞相。”

    程昱?!

    张尘不由一惊,眯着眼睛,看向来人。

    【姓名:程昱】

    【拥有词条:多谋善断(金)、审时度势(金)、勇过贲育(金)】

    【多谋善断(金)】:你足智多谋,对事情有精准的判断力,往往能料敌于先,令敌出其不意。

    【审时度势(金)】:你懂得权变之策,善于根据形势发展采取不同的策略。

    【勇过贲育(金)】:你虽是文官,但有胆气,面对困境也能鼓舞将士,奋勇破敌。(我军兵少时,部队攻击力、防御力、士气大幅提升)

    竟是程昱!曹操的智囊团成员之一!

    荀彧、郭嘉、程昱,是曹操最核心的三大谋士。这一世,张尘截胡了郭嘉,却也阴差阳错,让陈宫拜在了曹操的麾下。

    曹操的实力,并没有因为张尘而被削减太多,以他的心气,真的会归降于自己吗?

    张尘的心中不禁泛起疑问。

    “仲德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不必多礼,看座。”

    “谢丞相。”

    程昱再拜一礼,坐在下首。

    “仲德今日前来,可是孟德兄有话托你转达?不知,那日我与孟德兄所言之事,他考虑的如何了?”

    程昱道:“禀丞相,在下奉曹公之命,正是来与丞相商议此事。曹公说,他身为汉臣,匡扶汉室义不容辞。丞相所言之事,他已细细思量,还望丞相应允三事,他即率兖州军民,归于丞相。”

    张尘一听,微微一怔,随即大喜道:“好!不知是哪三事?仲德快快讲来。”

    若是能收服曹操,莫说三事,就是三十件事,张尘也得想法子搞定!

    这可是大魏武帝,曹操啊!

    程昱道:“这第一事,曹公说,他为汉臣,本该效忠天子,匡扶社稷,故他归于丞相,是降汉,而非归降丞相本人。”

    张尘一听,不禁暗笑。

    不愧为曹孟德,即使是归降,也要讲几分脸面。毕竟,归降这个词,总是不那么好听嘛!

    “这是自然,孟德来归,当与本相同朝为官,为陛下效力,何有归降一说?本相为丞相,孟德当为大将军,与我同列百官之首!”

    程昱一听,不觉浑身一颤,看向张尘的目光多了几许敬意。

    “丞相虚怀若谷,果非常人也!”

    “另外两件事为何?”

    程昱又道:“这第二件,便是为曹公杀父之仇。曹公说,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他若归于丞相,请丞相莫再阻他为父报仇。”

    张尘闻言,不禁眉头紧皱。

    难道,曹操依然不肯放弃攻打徐州?

    张尘不由暗暗思索。

    如今,琅琊郡已得,即便曹操拿下剩余的五郡,也无法阻挡我南下进兵。可是,方才安抚了陶谦,如今要弃之不顾,是否不够道义?

    再者,曹操若得徐州五郡,立稳脚跟,会不会再生出些别的心思?

    他之所以选择收服曹操,一是为旧日之情,不忍攻之。二也是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少战斗损耗。

    曹操,毕竟与公孙瓒不同,不但善于用兵筹谋,麾下更是文臣武将,数不胜数。纵然他现在只有兖州一地,可若是武力攻打,也一定是块难啃的骨头。

    但收服归收服,对于曹操,张尘自不会放任,而是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虽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可曹操岂是一般人?那竟是一代枭雄,心思不可以常人揣度,若是全然放手,那不叫信任,那叫自负。

    张尘决计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想到这,张尘微微笑道:“为父报仇,自是天经地义。本相已发下海捕文书,天下绝无人敢收留张闿,过不多时,本相必将此贼擒获,到时,任由孟德发落!”

    程昱听罢,微微皱眉,却也不好再说下去。

    再说下去,就摆明了觊觎徐州了。

    如今,琅琊郡已为张尘所得,他随时都可以调集重兵驻扎,即便曹军占了其余五郡,也仍旧处于张尘的威慑之下。

    再说,如若归于张尘,是否得徐州也就不打紧了,反正背靠强援,已无后顾之忧,倒不如将兵锋移到别处,另谋出路。

    想到这,程昱也道:“丞相所言极是。”

    “那第三件事,又是什么?”

    程昱道:“这第三件事,曹公既归于丞相,日后自当为丞相讨伐不臣。但曹公与汝南袁绍有旧,还望丞相日后对付袁绍之时,能手下留情。”

    张尘听罢,不禁微微一怔。

    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