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不会穿 > 第469章 是他们家高攀了呢

第469章 是他们家高攀了呢(1/2)

    护国将军忽然想起来,顾晨的生母,早逝的那位睿王妃,最是端庄知礼。

    先皇曾赞她“风骨如兰,不折于风。”

    原来有些风仪,早就随着血脉刻进了骨子里。

    “贤婿快快免礼。”韩将军一把托住顾晨的手臂,未让他行全礼,眼底的笑意压也压不住。

    顾晨生的风流潇洒,如今细看,更觉其眉目间隐有睿王妃当年的清正风骨,心中已经是十分欢喜。

    花厅里正襟危坐的韩家亲友,此时也不由得放松了姿态,目光先后落在顾晨身上。

    只见他身着大红色的喜服,金冠束发,眉目如墨画般清朗分明,举手投足间自带一股矜贵气度。

    有人暗自思忖:虽说这位世子爷之前有些纨绔名声,可如今往这儿一站,通身的贵气做不得假。

    更何况那点子年少轻狂,放在睿王府这等门第里,反倒成了风雅轶事。

    有人低声跟身边人议论:“到底是王府的世子,寻常人家想学这等矜贵做派,还学不来三分神韵呢!”

    韩家旁支的一位长辈轻抚胡须,想起顾晨如今已经入职礼部,更是随时可以见到皇上。

    这份荣宠,满朝文武也没几家能及。

    再看眼前这年轻人腰间悬着的玉佩,分明是御赐之物,顿时觉得那点儿风流名声,倒显得这世子更鲜活可亲了。

    “世子请喝茶,乐瑶正在梳妆打扮。稍后,不如您亲自催请?”护国将军府的二爷,韩乐瑶的亲叔叔韩青笑道。

    顾晨温雅落座,品茶的姿态就像是一幅赏心悦目的水墨画。

    他知道,这所谓的“催请”,其实是在考究他的学问呢!

    催,是要他写下催妆诗。

    韩将军却是一摆手,笑道:“二弟这不是胡闹吗?咱们韩家世代簪缨,学不来那些文绉绉的做派,我也不爱听那些酸诗。”

    说着朝顾晨爽朗一笑:“爱婿在此稍候,老夫这就命人唤乐瑶出来。”

    大厅里立时静了下来,谁都听出来了,护国将军嘴上自谦,实则是护短儿,怕顾晨在人前出丑儿。

    谁不知道睿王府的这位世子当年气走八位夫子,最后那位老翰林差点命丧王府的“壮举”?

    有人交换着眼色,嘴角依然露出了笑意。

    韩二爷一拍脑袋,“对对对,大哥言之有理。顾世子,你还是喝茶吧!”

    嗐,他一时情急,怎么忘了顾晨不善诗文的事情呢?

    “岳父大人,小婿不才, 却也能勉强拼凑出几句诗文来。只是,不知道能否入乐瑶小姐的青眼?”顾晨缓缓起身,红色锦袍上的暗纹在烛火下流转如活水。

    还真有几分风流才子的意思。

    韩二爷手中茶盏一顿,只见顾晨已经向下人索取笔墨纸砚了。

    众目睽睽之下,他腕悬三寸,笔走龙蛇。墨迹在洒金笺上蜿蜒开来,洋洋洒洒一挥而就。

    有好事者凑了过去,在他身后伸长了脖子,朗声吟诵:

    韩府琼枝映日新,将军虎帐出祥云。乐得秦晋结姻好,瑶台从此是卿门。

    “呦,还是一首藏头诗。”有人很快反应过来,赞叹不已。

    方才窃笑的人一个个瞪大了眼睛,厅内渐渐响起低低的议论声,赞叹之意溢于言表。

    就在这时,席间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颤巍巍地站了起来。

    正是当年那位被顾晨气得旧疾复发、险些丧命的老翰林周大人。

    他今日作为韩家故交前来赴宴,本只是碍于情面,却不想亲眼见证了这一幕。

    周翰林双手微颤,对着顾晨抱拳苦笑:“顾世子,老朽,惭愧啊!当年老朽眼拙,只当世子顽劣不堪教化。今日方知,是老夫才疏学浅,不配为世子师。”

    顾晨连忙放下纸笔,抱拳还礼:“周先生言重了,您昔日教导之恩,顾晨一直铭记在心。”

    周翰林摇头叹道:“这藏头诗看似简单,却将《桃夭》古意与新人名讳完美相融,更难得的是字字端庄,毫无轻浮之气。世子大才,老夫看走眼了。”

    他这个后悔啊,顾晨本来应该成为他的骄傲。

    顾晨再次躬身:“周先生不必自责,我当年确实顽劣,又年少轻狂,辜负了先生一片苦心。今日能写出这样的诗,也是您当年苦心教导,打下的根基,才让弟子今日不至于人前出丑。”

    周翰林十分感动,捋着胡须连连点头:“好,好啊!老夫祝顾世子前程远大,夫妻恩爱。”

    大厅里众人再看顾晨,目光已然不同。

    那些曾因他纨绔之名而暗自摇头的长辈,此刻眼中尽是赞叹;那些原本等着看笑话的年轻子弟,也不由收起了轻视之心。

    顾晨从容立于厅中,一袭锦袍衬得他愈发挺拔如松。

    他既没有因众人的赞赏而得意忘形,也不曾为往日的荒唐露出愧色,只是含着恰到好处的微笑,举手投足间尽显王府世子的气度。

    韩将军越看越满意,啧啧,当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