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翔!”邵明珠率先开口,声音沉稳有力,“渔阳郡的军工厂,进展如何?”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真定县侯赵翔身上。这位邵明珠的发小、科技担当,推了推鼻梁上并不存在的眼镜,脸上带着特有的自信和一丝兴奋:
“回禀公爷!渔阳郡六大国营军工厂,早已开足马力!”
“目前甲胄年产量,稳定在六万套!”
“上个月,六大工厂设备全面升级!淘汰老旧水力,全面换装蒸汽机!蒸汽驱动的高炉炼铁、轧钢机效率倍增!冲压锻造技术全面应用!”
“预计明年!”赵翔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令人心潮澎湃的宣告,“盔甲年产量——可达十万套!而且!我说的是——重甲!马甲预计——三万套!”
“嘶——!”
“十万套重甲?!三万套马甲?!”
“我的天!!”
“这……这怎么可能?!”
议事堂内瞬间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所有人都被这个天文数字惊呆了!即便是见多识广的尚书令和峤、侍中张韬,老成持重的辽东王慕容廆,久经沙场的并州刺史刘琨,此刻都瞪大了眼睛,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
段疾陆眷更是激动得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他脑海中瞬间浮现出三万重装铁骑排山倒海般冲锋的场景!那将是何等毁天灭地的力量!要知道,邵明珠仅凭三千玄甲卫,就足以横扫北疆!若是三万……不!哪怕是其中一部分!这天下还有谁能挡?!
慕容皝眼中精光爆射!他猛地一拍大腿:“好!太好了!公爷!若能将这十万重甲,装备我鲜卑三部所有骑兵!十万重甲铁骑!集团冲锋!试问天下!谁能撄其锋?!刘聪小儿?石勒匹夫?他们的批甲率连三成都不到!在我铁骑洪流面前,不过是土鸡瓦狗!不堪一击!!”
刘琨也激动得胡子直抖:“公爷!光是我三大营的五军营,披甲率便是百分之百!若再加上这十万重甲铁骑……这……这简直是……神兵天降!横扫六合啊!难怪公爷说要灭刘聪!统一北方!有此雄兵!何愁大事不成!!”
慕容廆看着侃侃而谈的女婿邵明珠,眼中充满了欣慰和叹服!他在玉山书院担任总教习,此刻深深理解了邵明珠那句“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的真谛!放在以前,人人披甲简直是天方夜谭!靠手工作坊,一年能产一万套盔甲已是极限!要武装二十万大军,不知要积攒多少年!而现在……工业的力量! 竟…… 恐怖如斯!
邵明珠看着众人震惊、兴奋、狂热的表情,嘴角勾起一抹满意的弧度。他继续问道:“火器呢?进展如何?”
赵翔立刻挺直腰板,声音更加洪亮:
“燧发枪!已实现批量生产!预计今年产量——六千支!”
“后续!冀州迁安县煤矿、铁矿已投产!新增三个军工厂正在全力建设!待九大国营军工厂全面建成!”
“燧发枪年产量——可达四万支!”
“火炮——一千门!”
“至于铅弹、火药……”赵翔顿了顿,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产量?得按吨算了!”
“四万支燧发枪?!一千门火炮?!”
“按吨算的火药铅弹?!”
“这……这……”
议事堂再次陷入一片死寂!随即爆发出更加热烈的惊叹和议论!
“一年四万支火枪!一千门大炮!我的老天爷!这……这能武装多少军队?!”
“装备精良!人人披甲!手持火枪!这……这简直是天兵天将啊!”
“有此神兵利器!何愁匈奴不灭?!何愁中原不平?!”
邵明珠听着众人的惊叹,心中豪情万丈!他猛地站起身,声音如同洪钟大吕,响彻整个议事堂:
“不止如此!”
“今年幽冀二州,风调雨顺!土豆、玉米全面铺开!司农司汇报,百姓用了我等改良的肥料,土豆亩产——五十石!玉米产量也是小麦三倍!”
“各位!”邵明珠目光如炬,扫视全场,“如今!我们要兵有兵!要装备有装备!要粮有粮!兵精粮足!士气如虹!”
“我们是不是……该动动手了?!是不是该找刘聪算算总账了?!是不是该——灭匈奴汉!统一北方了?!”
“统一北方!!”
“灭匈奴汉!!”
“报仇雪恨!还我河山!!”
邵明珠的话语,如同点燃了火药桶!瞬间引爆了所有人压抑已久的激情和渴望!段疾陆眷、慕容皝、范荣等武将猛地站起,激动得满脸通红,振臂高呼!和峤、张韬、谢玄微等文官也激动得浑身颤抖,眼中闪烁着泪光!刘琨更是老泪纵横,仿佛看到了驱逐胡虏、光复河山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