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梦回西晋娶女帝 > 第263章 什么是货币

第263章 什么是货币(2/2)

应,反正这种具体事务,邵明珠提了,他准了,下面执行就是。

    邵明珠心中大定!终于不用天天早起了!一周还能休一天!这日子有盼头了!他脸上笑容更盛:“陛下从谏如流,虚怀若谷,实乃明君之相!”

    两件“福利”大事搞定,邵明珠心情舒畅,开始今日的正题——授课。

    “陛下,今日臣不讲经史,不讲兵策。”邵明珠正了正神色,“今日,臣与陛下谈谈……钱。”

    “钱?”司马邺有些好奇,“老师要讲如何敛财充实国库吗?”

    “非也非也。”邵明珠摇摇头,“敛财是手段,今日要讲的是‘钱’本身,或者说……货币。”他拿起案几上几枚不同朝代、不同成色的铜钱,摆在司马邺面前。

    “陛下请看,此乃五铢钱,此乃开元通宝,此乃我朝新铸之‘泰和重宝’。”邵明珠指着铜钱,“它们大小不一,成色各异,重量不同,为何都能用来买卖东西?为何百姓愿意用辛苦种出的粮食、织出的布匹,来换取这些小小的铜片?”

    司马邺想了想:“因为……朝廷规定它们可以当钱用?”

    “陛下聪慧!”邵明珠赞许道,“此乃其一,法定价值!朝廷赋予其权威,使其成为交易媒介。但更深一层,是信任!百姓信任朝廷,信任这枚铜钱背后代表的购买力是稳定的!不会今天能买一斗米,明天就只能买半升!”

    他拿起一枚铜钱,在指间翻转:

    “货币,如同国之血脉!其流通顺畅,则百业兴旺;其阻滞混乱,则民生凋敝。陛下可知,为何前朝末年,物价飞涨,一斗米需车载铜钱?”

    “因为……钱多了?”司马邺试探着问。

    “钱多了只是一方面。”邵明珠解释,“关键在于,朝廷滥发劣币!铜钱越铸越薄,含铜量越来越低!甚至发行铁钱、铅钱!百姓不傻,他们知道这钱不值钱了!为了买同样一斗米,就需要更多这样的劣钱!这就是通货膨胀!钱不值钱了!”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

    “故,治国理财,首重币值稳定!朝廷铸币,需有定规!成色、重量,务必统一!严禁私铸!更不可为解一时之困,滥发劣币,饮鸩止渴!此乃动摇国本之举!”

    “其次,货币流通,需有信用支撑。我朝新铸‘泰和重宝’,成色足,分量重,工艺精良!百姓乐于使用,商贾流通便利。此乃稳定民心、繁荣经济之基石!”

    邵明珠没有深入讲准备金、汇率、货币政策等现代概念,只是用最浅显的例子,向少年皇帝灌输“币值稳定”和“货币信用”这两个最核心的理念。他拿起一枚崭新的“泰和重宝”,放在司马邺掌心:

    “陛下,这小小一枚铜钱,看似微不足道,实则牵动千家万户生计,维系社稷安稳。望陛下日后亲政,无论何时,都切记——稳币值,重信用!此乃藏富于民、固国之本也!”

    司马邺看着掌心那枚沉甸甸、边缘打磨光滑的铜钱,感受着其冰凉坚硬的质感,再联想到邵明珠所说的“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心中对“钱”这个东西,第一次有了超越“金银财宝”概念的、关乎国计民生的深刻认知。他郑重地点点头:“学生谨记老师教诲!币值稳定,重于泰山!”

    邵明珠满意地笑了。今日的课,点到即止。他看着窗外渐渐升高的日头,辰时的阳光透过窗棂,暖洋洋地洒在殿内。嗯,这个时辰上课,确实舒服多了。他端起茶杯,惬意地又呷了一口。改革,果然要从身边做起啊!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