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莱城能这么快修复,是王成动员兵丁的功劳。
兵丁不仅修复文莱城,就是百姓的住房,也顺带修整一番。
在此驻防的麒麟二师,闲暇的时候,还会帮百姓做一些事情。
新迁移到这里的明人,是见怪不怪的,也早已习以为常。
本地的土着倒是第一次见。
几百年以来,他们何时见到这样的事情。
不管是他们的酋长,还是后来的洋人。不压榨、盘剥他们,已经是上天的恩赐了。
哪像王成的兵丁,没有欺凌他们,还主动帮助他们。
有的土着极为感恩,享受这不易的太平,难得的安静下来……
今天文莱要迎接一位,身份特殊的客人。
这位客人没有什么实力,但王成知道其身份后,也极为的重视。
让兵丁把文莱城打扫一番,通往港口的道路上,派出兵丁护卫。
可谓极其隆重。
这位客人是陆自立的后人,顺塔国曾经的王子陆宣。
崖山海战之后,陆自立先是在吕宋建国。
为了躲避元朝的追击,又是一路南下,在爪哇岛建国。
国号为——顺塔国。
太祖击败元朝,赶走蒙人后。
顺塔国就派人前往大明,要认祖归宗,投入大明的怀抱。
大明哪会看得上,这个海外之地,最后也只是确立了宗主关系。
荷人控制巴达维亚之后,也极为忌惮旁边的顺塔国。
大多国民都是明人后裔,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就将顺塔国灭国了。
几百年的发展,漂泊海外的明人,也将顺塔国视为依靠。
顺塔国虽然灭了,在南洋还有不小的影响力。
现在王成控制南洋,自然不会再将到嘴的肉,在丢弃大海里不管不顾。
南洋的的土着民,虽是中原血脉分支。但脱离中原时日久远,也有自己的文化信仰,这些人也只是远亲。
迁移这里的明人后裔,脱离中原时日尚短。
对于中原文化,还是极为认可,也有很强的归属感。
为了让这些明人后裔归心,顺塔国王子陆宣,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顺塔国被灭国后,老国王也抑郁而死。
国不可一日无主,陆宣也就成为,名义上的国王。
避免被荷国人盯上,陆宣也是极为的憋屈,对外宣称商会会长。
直到荷国人被王成击败,陆宣这才将顺塔国,摆在明面上……
到了文莱港口,陆宣叫来一个老人,让其带上国书去文莱城通报。
被再三交代老者,不可弱了顺塔国的气势。
老者虽是商人打扮,但身份可不简单,是顺塔国的礼部尚书。
进了文莱王城,老者极为的震撼。
文莱王城本就宏大,再看到英武的卫兵。虽然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但身上的杀气让人胆寒。
被一个卫兵引至大殿,宝座上端坐一位年轻人。
年轻人身后的大汉,也是格外的吓人。
在年轻人的两侧,站着两位手持长斧的壮汉,一看也不是好惹的主。
年轻人身边,一身戎装的女子,也是别样的美。
想来坐在宝座上的,就是叱咤南洋的风云人物,大明的定海伯王成。
在下船之前,老者还告诫自己,不管怎样都要有使者的气节。
只是到了这文莱城,老者就感觉自己,想的极为幼稚。
这就是云泥之别,要是王成一个不高兴,或许他们的团队就完了。
王成是大明封的定海伯,他家那位是大明封的王爵,此时该怎么称呼。
老者也犹豫起来……
“咳咳……”
老者在关键的时候走了神,身后的家丁也轻咳提醒。
老者这才恍然,大脑飞快运转,马上脱口道:“下国使臣,顺塔国礼部尚书,拜见上国天吏。”
说完这些,脑门已是见汗。本想用袖头擦下汗珠,却发现国书还攥在手里。老者一时愣住了,不知如何是好,整个人僵在那里……
面对老者错漏百出,王成也不在意,向着黎敏看了一眼。
黎敏会意走下台阶,接过老者手中的国书,转而又交给王成。
王成对于国书内容,不怎么在意。
加盖国书的印玺,是明字撰写的,想来是成祖赐予的。
这也勾起王成的好奇心,向老者询问印玺的下落。
老者也不明所以,但还是如实相告,就在顺塔国王手中……
顺塔国再小,也是一国国王,也关系明人后裔的归心。
为了表现足够的重视。
王成直接让徐盛,南洋最高的武官,到港口迎接陆宣。
徐盛也明白王成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