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虽然在牢城改造,但他用银钱开路,但凡是个营中管事,都得了他的好处。
就连李逵这样的小牢子,宋江也时常请他们吃喝。
整个江州牢城营,上到节级、管营,下到差拨、牢子,无一不喜宋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宋江不仅不用做工,连人身自由都没有被限制,甚至还经常外出饮酒。
他在浔阳楼题诗,被江州通判认定为反诗,上报知府后,宋江入狱。
由于知府是蔡京的第九子,吴用便献计:伪造蔡京的书信,让蔡九派人将宋江押送京城,以便他们在半路劫囚。
吴用嘛,懂得都懂。
假文书被识破,宋江被判斩刑,梁山好汉倾巢而出,南下江州劫法场,白龙庙前小聚义。
黄门山“摩云金翅”欧鹏、“神算子”蒋敬、“铁笛仙”马麟、“九尾鱼”陶宗旺四筹好汉听闻宋江的大名,主动来投。
至此,宋江入伙梁山,梁山首领达到42人。
其中林冲等元老派4人,晁盖及其嫡系头领8人,另有伪造蔡京书信的金大坚、薛让,以及青州桃花山来投的李忠和周通。
余者25人皆为宋江嫡系。
出来这一趟,晁盖看到了宋江在江湖中的威望,也看清了宋江在山上的势力。
他心中虽不情愿,但不得不谦让梁山寨主之位。
而宋江刚被晁盖所救,若这时应下来,就显得有些不要脸了,难免落人口实,毕竟他孝义黑三郎最看重名声。
其实晁盖并不是真的想让位。
类似清风山、对影山、黄门山这些势力见到宋江时,都是二话不说、纳头便拜。
对晁盖来说,之前宋江传信,确实属于救命之恩,拜一拜倒也合乎情理。
若他真想让位,甚至不必拜下去,只要做出拜的姿势,宋江担心的那点口实,就没有了。
一番推辞,晁盖坐头把交椅,宋江坐第二把交椅,吴用第三,公孙胜第四,之后就没有排座次了。
因为宋江定了规矩:“休分功劳高下,梁山泊一行旧头领,去左边主位上坐。新到头领,去右边客位上坐。待日后出力多寡,那时另行定夺。”
独龙岗上的祝家庄有多霸道?
李家庄庄主修书,让祝家庄放了时迁,祝彪丝毫不给面子,不但把信件撕了,还隔空对李应一顿臭骂。
当李应亲自上门讨要说法时,却被祝彪一箭射伤。
略微强盛的李家庄尚且如此,最弱的扈家庄平时要受多少欺负,可想而知。
祝家庄的霸道、李家庄的憋屈、扈家庄的卑微构成了独龙岗上的权利生态。
三庄“攻守同盟”的真意,即:听命于祝家庄就是遵守攻守同盟的约定,不听话,就是搞分化、搞独立,那老大哥就要揍你了。
水浒中,梁山攻打祝家庄时,扈家庄参战的最大原因就是“听命于人”。
宋江二打祝家庄时,扈三娘不仅生擒了矮脚虎,还追得宋江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追得过于深入,这才被林冲擒下。
李逵作为宋江的忠实小迷弟,看到哥哥被撵得如此狼狈,雷霆震怒,大骂不止。
黑厮屠灭整个扈家庄,有为宋江出气的想法。
在三庄攻守同盟的约定下,李应宁愿与梁山匪寇合作。
而扈三娘被擒后,扈家庄在私下直接投降的举动,都说明了这份约定的脆弱与可笑。
……
梁山终究还是攻打了祝家庄。
由于高世德截胡、将三娘纳入了后宫,如今扈成在清风寨当知寨,扈荣在东平府做司理参军。
扈家庄不需要依附祝家庄了,自然不会为祝家庄冲锋陷阵。
尽管没了扈三娘追赶宋江的桥段,但扈家庄还是差点被灭。
扈荣与扈成不过是两个芝麻小官,连彼时的秦明都比不上,自然不会被如今的宋江看在眼里。
得亏晁盖战前再三叮嘱,‘扈家庄与他有旧,不得滋扰’。
也得亏林冲及时阻拦住李逵,不然,扈家庄可能又要被灭了。
毕竟黑厮若是杀顺手了,根本停不下来,管你男女老幼,只要会喘气,统统一斧子干掉。
宋江带人打下祝家庄后,梁山的实力更加鼎盛,头领人数达到89人,喽啰过万。
如今山上头领和喽啰们,皆对宋江敬佩有加,而晁盖这个寨主的人气和威望远不能及。
就连江湖人提起梁山泊时,也首论“及时雨”宋公明,却不知他“晁天王”才是山寨之主。
而宋江那句‘待日后出力多寡,那时另行定夺’,一直在他耳边回荡,让他心中危机感十足。
届时头领出力少了,座次就要被排在后面。那他这个寨主呢,岂不是也要让能者居之?
天王觉得,人活一世,不蒸馒头争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