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 第354章 都是明白人

第354章 都是明白人(2/2)

密切的大臣所提出的建议,往往可以深入影响皇帝的决策,甚至潜移默化地塑造皇帝的价值观。

    蔡京就在这方面做得极为出色,堪称教科书式的典型范例。

    与皇帝保持亲密关系,走进皇帝的生活,是权臣的必备手段,也是他们能掌握权势的重要基础。

    见不到皇帝的官员,就无法接近权力的核心,注定被边缘化。

    王安石就是最好的例子,变法初期,他因被神宗频繁召对而权倾朝野,后期神宗疏远他,新法即刻被废。

    所以说,权臣不但要融入皇帝的生活,还要保持下去,如此才能在官场上屹立不倒。

    王安石通过汇报工作和皇帝保持亲密,这种互动属于职场生活范畴,而蔡京等人走的是精神层面的路子。

    毕竟皇帝也是人,也需要一些放松,尤其是像赵佶这样有特殊情趣的皇帝。

    蔡京、童贯通过书画竹石,走进了赵佶的艺术生活;这是精神层面中高雅的部分。

    娱乐生活:高俅负责富有激情的体育娱乐;蔡攸、李邦彦负责文娱休闲方面。

    而王黼的路子比较野,他走的是私生活中较隐秘的分类。

    从当初王黼带赵佶出宫会见李师师时,驾轻就熟的举动可以看出,那显然不是第一次了。

    人们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人时,会戴上不同的“面具”,以展现符合当时情境的形象。

    在大臣面前,赵佶是威严的;在蔡京面前,赵佶是高雅的;在高俅面前,赵佶是充满活力的……

    而在王黼面前,赵佶不装了,放飞自我了。

    王黼与赵佶建立的关系堪称“友谊”,蔡京、童贯、高俅等人与之相比,都要逊色不少。

    汴京是赵佶的大本营,各地高级官员为表忠心,通常会将家属留置京师,特别是边防将帅,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送家人进京。

    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这几乎成了官场潜规则,甚至一些想进步的知县也会如此做。

    掌控汴京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对全国官员有了较大的约束力。

    赵佶是个清醒的享乐主义者,并不是傻子,他不可能不对汴京进行掌控。

    也正因为有这个“天下尽在掌控”的先决条件,他才能在延福宫内安心享乐。

    皇城司的职能就包括“察臣僚出入”,官员家属的动态,也在监察范围之内。

    探事司则可以“风闻言事”。

    赵佶虽不至于对王黼的所作所为了如指掌,但也不可能毫无所知。

    不单单是王黼,其他宠臣的黑料他也不可能全无所闻。

    他只是不在乎而已。

    赵佶觉得只要他们不威胁皇权,那就随他们去吧。

    毕竟,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只要能让他玩得尽兴,人品上稍微有点小瑕疵,也无伤大雅。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