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万尾妖王的影新书 > 第2074章

第2074章(2/3)

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他拄着糖木拐杖,拐杖头的“守心”二字在雨里发亮,“当年林穗太奶奶用自己的血混糖浆,芸婆婆用眼泪调蜜,才烧出这砖,苦渊的东西最怕这个!”

    阿枣把砖末和着新熬的糖浆往纹路上抹,探路虫碰到就化成黑烟。但黑雾还在漫过来,里面隐约有巨大的影子在动——是噬甜鬼的成虫,比去年的大了三倍,身上的黑皮裂着缝,缝里渗出灰浆似的东西。

    “镇甜碑那边出事了!”邻村的孩子举着火把跑来,裤脚沾着黑泥,“碑上的字被雨水冲淡了,黑雾把碑围住了!”

    阿砚抓起《掌纹录》往黑山脚下跑,书页在风里哗哗响,那些记录故事的页面散发出淡淡的金光——阿枣画的糖砖人影、阿砚写的新纹养护法、孩子们添的酿蜜虫图谱,每一笔都凝着甜气。跑到镇甜碑前时,他愣住了:碑上的字果然淡了,最上面的“林穗与芸婆婆”几个字已经快要看不清,黑雾正顺着字的裂缝往里钻。

    “用《掌纹录》补!”阿枣突然喊道,把书页按在淡了的字上,“阿柏爷爷说,故事记在纸上,就会变成真的甜气!”她话音刚落,书页上的字迹突然浮起来,像金色的墨,往碑上的字里钻,“林穗太奶奶”几个字碰到书页上的记录,瞬间亮了起来,比原来更清晰。

    村民们都来了,手里拿着自家的《掌纹录》,有补虫洞记的,有写新纹长的,还有画酿蜜虫的。大家把书页往碑上按,金光从书页里涌出来,顺着碑上的纹路流淌,黑雾碰到金光就“滋滋”地响,像被烫着了。

    阿柏爷爷把拐杖往地上一顿,糖木杖头裂开,露出里面的糖芯——那是林穗太奶奶当年藏的传心糖,已经凝成了暗红色的糖晶。“把这个融了,浇在碑上!”他喊道,拐杖头的糖芯在雨里冒着白气,“这是最老的甜,能镇住苦渊的根!”

    阿砚和阿枣轮流用体温融糖芯,他们的手一直握在一起,掌纹里的甜气混着林穗太奶奶的糖晶,顺着碑上的纹路往下淌。黑雾里的巨大影子发出痛苦的嘶吼,开始往后退,退到黑山脚下时,被碑上突然亮起的“芸婆婆”三个字定住,像被钉在了原地。

    雨停时,天边泛着鱼肚白。镇天碑上的字比原来更亮了,每个笔画里都嵌着细碎的糖晶,在晨光里闪闪烁烁。阿枣翻开《掌纹录》,发现最后一页多了行小字,像是自己冒出来的:“苦渊的黑,怕的不是甜,是一代接一代的甜。”秋收时,掌印河的新纹已经漫过了三座山。阿枣和阿砚在最末端的纹路上种的记甜花开了,粉白色的花瓣层层叠叠,每片花瓣上都有掌印纹路,风一吹,就飘出淡淡的麦芽糖香。

    “该给新出生的孩子刻‘认甜符’了。”阿柏爷爷的拐杖在地上敲了敲,祠堂前的空地上,十几个刚出生的婴儿被裹在绣着掌纹的襁褓里,“当年林穗太奶奶就是这么做的,每个孩子的符上都得有掌印河的新纹,这样长大了才认得出甜。”

    阿枣把熬了七天的“胎糖”往模具里倒,模具是阿砚刻的,上面是新纹的“小手”图案。胎糖冷却后,会在婴儿的手腕上留下淡淡的糖印,洗不掉,等长到三岁,糖印会变成真正的掌纹,跟着新纹一起长。

    “看,这是阿平家的娃,”阿砚举着块胎糖,糖上的小手握着颗酿蜜虫的蜜珠,“他爹去年在镇甜碑上刻字最卖力,糖印都带着金光。”

    阿枣笑着点头,突然发现有块胎糖的纹路歪了——那是村里最北边那户人家的,他们去年在新纹浇灌时偷懒用了糖水,结果家里的记纹草长得又细又弱。“这得重熬,”她把歪糖扔进废料罐,“甜掺了假,孩子的掌纹会认不出苦渊的。”

    废料罐里的碎糖突然“噼啪”响了两声,竟冒出细小的火苗。阿砚凑近一看,发现是去年冲进河里的噬甜鬼成虫残骸在燃烧——那些残骸被糖晶裹着,遇热就会自燃,烧完的灰烬能当记甜花的肥料。

    “阿柏爷爷说对了,”阿枣看着火苗,“苦渊的东西,烧透了也是甜的养料。”她往火堆里扔了把新闻的草叶,火苗突然蹿高,映得周围的记甜花花瓣发亮,像撒了层金粉。

    入冬后,孩子们开始学熬“续纹糖”。阿枣在合心灶前摆了三十口小锅,每个孩子一口,锅里是不同代的糖浆:最左边是阿柏爷爷传下来的,带着烟味;中间是阿芸娘的桂花蜜,泛着绿;最右边是新熬的麦芽浆,冒着白汽。

    “记住了,”阿砚站在灶前,手里拿着阿砚爹的糖铲,铲头的缺口在火光里闪着,“续纹糖要熬到‘挂旗’,就是糖浆能在铲上拉出旗子,不断。”他示范着把糖铲从锅里提起来,琥珀色的糖丝像小旗子似的飘着,“这就像咱们的故事,断了就续不上了。”

    有个孩子熬的糖太稀,拉不出丝,急得快哭了。阿枣走过去,往他锅里加了勺自己的胎糖碎末:“加这个,这是你爹当年在镇甜碑上刻字时,我留的糖渣,带着他的力气。”果然,糖浆很快就挂起了,那孩子的糖铲上,糖丝像小手似的抓着,稳稳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掌纹录》的新页上,阿枣写下:“续纹糖要混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