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一幕。”老石抹着眼泪,“她消失前说,‘别让麦忘了今天’。后来我才知道,她的麦种钻进了我的伤口,救了我,也让我成了守麦人。”
星尘麦种的纹路突然清晰,画面里春丫的嘴唇动了动,留声机竟同步传出她的声音:“老石,你的矿灯照得真亮,能帮我看看麦种发芽了吗?”
老石浑身一颤,这是春丫当年的原话!他对着基因池哭道:“发了!都发了!你看燕回星的麦,都长到天上去了!”
这一幕被麦丫拍下来,上传到“跨星麦语平台”,瞬间引发全星系的共鸣。无数守麦人带着故事来到博物馆,有的捧着奶奶留下的麦秆书签,有的带着父亲修补过的矿灯,有的甚至背着当年装麦种的铁皮罐——这些旧物一靠近留声机,就能唤醒传承麦种里沉睡的记忆。
来自土星的女孩阿环,带着块陨石碎片来到留声机前。“这是我奶奶捡的,”她轻声说,“当年土星风暴,她抱着麦种躲在陨石坑里,碎片划开了她的手,血混着麦种落进土里,后来长出的麦秆上,全是她的血纹……”
光粒注入基因池的土星麦种,种子表面立刻浮现出血红色的纹路,组成风暴中女人的剪影。留声机里传出陌生的女声,是阿环奶奶的声音:“麦啊,要是我活不成,就把我的血当肥料,让你记得有人护过你……”
阿环捂着脸哭,麦丫轻轻拍她的背:“你看,麦记得呢。”
基因池里的麦种越来越亮,三十七个星球的故事在其中交织,像条五彩的光带。小穗知道,这些种子将在明年的“星际播种日”被送往新发现的星系,带着全星系的记忆,在陌生的土壤里扎根。“星际播种队”出发那天,燕回星的麦田里飘着雪——这是百年难遇的“麦雪”,雪花落在麦叶上,会凝结成麦语符号,像天空在写祝福信。
小穗亲自带队,飞船的货舱里装着基因池里精选的108粒麦种,每粒都刻着捐赠者的名字:老石、阿环、麦丫……还有春丫的那粒共生麦种,被单独放在奶奶的铁皮罐里,罐口系着条红绳,绳结是当年春丫教小星尘编的“麦语结”。
跃迁经过冥王星时,老石的儿子(现任冥王星守麦人)发来全息影像:矿区的传承麦正在抽穗,麦秆上的春丫剪影与老石的剪影并肩而立,像在目送他们远行。“到了新星系,记得对着麦喊‘冥王星的老石在等信’,”他笑着说,“麦会把你们的消息传回来。”
飞船在“未知星系X-7”着陆时,地表的土壤是深红色的,像锈星的矿土与燕回星的黑土混合后的颜色。小穗蹲下身,手指插进土壤,能感觉到细微的震动——是地脉的跳动,与传承麦的生长频率惊人地契合。
“开始播种!”她打开铁皮罐,将春丫的共生麦种埋在中心,周围依次种下其他星球的麦种。麦丫捧着留声机,对着土壤播放全星系的麦语录音:“这里是X-7星系,我们带着麦种来了……”
最初的三个月,麦种迟迟不发芽。深红色的土壤里含有未知的“赤晶矿”,会抑制植物生长,播下去的麦种都裹着层晶壳,像被冻住了。小穗的团队尝试了所有办法:用星尘麦粉改良土壤,用燕回星的晨露浇灌,甚至对着土壤讲述春丫在冥王星战斗的故事,晶壳却依旧坚硬。
“会不会……这里不适合种麦?”年轻的队员开始动摇,他们的防护服能量快耗尽了,赤晶矿的辐射让每个人都感到疲惫。
麦丫突然指着铁皮罐的方向喊:“罐子里的红绳在动!”众人看去——红绳的麦语结正在自行解开,散成一缕缕光丝,钻进春丫的麦种周围的土壤里。紧接着,晶壳裂开了道缝,冒出个嫩绿色的芽尖,芽尖上沾着丝红绳的光,像系着个小小的希望。
“是春丫太奶奶的麦语结!”小穗激动地记录,“红绳里的故事能量激活了共生基因!”
奇迹接踵而至:春丫的麦种发芽后,周围的其他麦种也纷纷破壳,赤晶矿的辐射非但没有伤害它们,反而让麦秆染上了淡淡的红光,与绿色的叶片交织,像燃烧的火焰。麦丫的留声机突然亮起,传出段模糊的声音——是春丫的笑声,混着麦浪的声音:“我说过,麦能长在所有地方……”
半年后,X-7星系的第一片麦田成型了。深红色的土壤上,金色的通天穗、蓝色的荧光麦、绿色的星尘麦……三十七个星球的麦种在这里长成了一片,麦秆上的纹路组成了幅完整的星图,图中X-7星系的位置,正闪烁着春丫的麦语刀光。
小穗站在麦田中央,打开全息投影仪,将春丫的投影与这片新麦田重叠。投影里的春丫举着麦语刀,身后是燕回星的守麦人剪影,身前是X-7星系的新麦浪,像跨越时空的拥抱。
“报告联盟,”她对着通讯器说,“X-7星系的第一株麦,记住了我们的故事。”五十年后,X-7星系的麦田已经蔓延到了三颗行星。这里的守麦人后代,会在孩子出生时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