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公寓里的日常生活 > 第1章 贤菲回家

第1章 贤菲回家(4/11)

    胡一菲:“……闭嘴,打车!” 她实在不想看他继续膨胀下去了。

    “一菲…我觉得…我们像两只移动的烤鸭树…”曾小贤龇牙咧嘴地挪动脚步,试图在路边拦车。

    胡一菲虽然也拎着东西,但明显比他从容得多。

    她瞥了一眼他快被勒出红印子的手,又看看脚边堆成小山的袋子,难得地没怼他:“坚持一下,车来了就解脱了。想想子乔看到这些时的表情,值了。”

    “值…值是值…”

    曾小贤喘着粗气,“就是…这‘尊享’的份量…也太实在了点儿…”

    好不容易拦到一辆愿意装下他们和“鸭山”的出租车,两人几乎是把自己和袋子一起塞了进去。

    车厢里瞬间弥漫开混合的烤鸭香气,司机师傅都忍不住抽了抽鼻子:“嚯,二位这是…进货去了?”

    “给朋友带的,上海那边馋这口。”胡一菲言简意赅。

    “嘿,讲究!”司机师傅乐了,一脚油门汇入车流。

    回到电台宿舍楼下,又是一番艰难的搬运。

    等终于把所有烤鸭袋子都拖进宿舍玄关,曾小贤直接瘫在了沙发上,感觉自己像跑了一场负重马拉松。

    “呼…终于…搞定了子乔这个老大难…”他抹了把额头的汗,看着那堆成小山的袋子,成就感油然而生,暂时忘记了胳膊的酸痛,“一菲,你说他会不会感动得想嫁给我?”

    胡一菲正弯腰整理被挤歪的袋子,闻言头也不抬:“他想嫁的是烤鸭。你?顶多算个运输大队长。”

    曾小贤:“……” 得,白感动了。

    “行了,别瘫着了。”

    胡一菲直起身,看了看窗外已经完全暗下来的天色,路灯的光晕在寒冷的空气中显得有些朦胧。“还有大力和小屿的礼物没买呢。”

    “啊?还买啊?”曾小贤哀嚎一声,感觉刚卸下的重量又压回了胳膊,“一菲,你看这时间…天都黑了,而且…而且…”

    “而且什么?”胡一菲挑眉看他,“曾主任的五百万预备役能量耗尽了?”

    “不是!”

    曾小贤立刻挺直腰板,但随即又垮下来,“主要是…给那两个学霸买礼物…它费脑子啊!不像子乔,烤鸭就能搞定。”

    这倒是实话。胡一菲也微微蹙眉。孟屿那小子,对历史痴迷得近乎偏执,市面上常见的通俗读物根本入不了他的眼,就喜欢些犄角旮旯里翻出来的冷门史料、绝版书或者有特殊意义的旧物。

    诸葛大力更简单——她的世界被物理定律和逻辑模型统治。

    除了普朗克、爱因斯坦这些祖师爷级别的偶像,能让她眼睛亮起来的,大概只有实验器材或者精密的科学模型,但那些显然不是能随手买到的伴手礼。

    “所以得用心找。”

    胡一菲下了结论,“我记得电台后面那条老胡同里,好像有家挺破旧的书店,开了很多年了,说不定能淘到点特别的。”

    “那家啊?”

    曾小贤努力回忆,“门脸都快被爬山虎盖住了,招牌都褪色了…看着像随时要倒闭的样子…”

    “越是这种地方,越可能有惊喜。”胡一菲利落地穿上外套,围好围巾,“赶紧的,趁人家还没关门。”

    两人再次出门,冬夜的寒气扑面而来,带着清冽的尘土味。

    胡同里的路灯昏暗,脚下的积雪被踩得咯吱作响。

    胡一菲说的那家书店,果然很不起眼,夹在一家卖卤煮的小店和一个修自行车的小摊中间,窄小的门脸,木门上的油漆斑驳,一块写着“博古斋”的旧木匾歪歪斜斜地挂着,字迹模糊。

    橱窗里堆着些泛黄的旧书和落满灰尘的杂物,光线昏暗。

    推开门,一股陈年纸张、油墨混合着淡淡霉味的独特气息涌来,不算难闻,带着时光沉淀的味道。

    店里空间狭小,书架顶天立地,塞满了各种新旧书籍,过道仅容一人侧身通过。

    一个戴着老花镜、穿着藏青色旧棉袄的老爷子,正窝在角落一盏昏黄的台灯下看书,听到门响,慢悠悠地抬起头。

    “随便看。”

    老爷子声音有点沙哑,目光在他们身上停留了一瞬,又落回书页上,仿佛进来的只是两只迷路的猫。

    胡一菲和曾小贤对视一眼,都放轻了脚步和呼吸。

    这里和外面喧嚣的商场、明亮的烤鸭店完全是两个世界。时间仿佛在这里凝固了。

    “给孟屿找书…这地方靠谱吗?”

    曾小贤用气声问,好奇地打量着那些书脊上陌生的书名和作者。

    “找找看。

    ”胡一菲压低声音,目光锐利地扫过一排排书架。她目标明确,直奔历史区域。

    书架上的书大多品相一般,封面褪色,书页泛黄。有常见的通史,也有不少地方志、名人传记,甚至还有一些线装书。

    胡一菲的手指在书脊上缓缓划过,神情专注。曾小贤则有点无从下手,东看看西瞧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