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见度急剧下降,前方几步开外就只剩下一片模糊晃动的白。
孟屿走在前面,每一步都踏得极深,靴子深深陷进松软的雪窝里,发出沉闷的“噗嗤”声。
他努力用自己的身体为身后的大力开辟出一条相对好走些的雪径,同时不断抬头,眯着眼在狂舞的雪幕中艰难地辨认方向。
那张泛黄的纸片地图被他小心地揣在冲锋衣最里层的防水袋里,此刻根本拿不出来。他只能依靠记忆和偶尔从风雪缝隙中瞥见的、远处山脊模糊的轮廓线来判断。
“方向…偏移了吗?”
大力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喘息,被风撕扯得有些模糊。
她紧跟在孟屿踩出的脚印里,每一步都踩得很实,但深及小腿肚的积雪和呼啸的寒风依旧消耗着巨大的体力。
“应该没有!”
孟屿提高声音,回头看了一眼。大力裹得严严实实,帽檐和围巾上已经结了一层薄薄的白霜,露出的眼睛却依旧清亮,带着全然的信任。“地图上标注的那个背风坡,就在前面那道山脊的后面!坚持住!”
他伸出手,隔着厚厚的手套,紧紧抓住大力的手腕,传递着力量和暖意。大力借着他的拉力,奋力从又一个深雪窝里拔出腿,小步跟上。
翻过一道被雪覆盖得几乎看不出形状的乱石坡,风力骤然增强,几乎要将人掀倒。
孟屿不得不半蹲下稳住身形,同时将大力护在身侧,用后背挡住最猛烈的风头。
“看那边!”大力突然指着左前方一处山体凹陷的地方,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
孟屿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在一片混沌的风雪中,隐约能看到一处巨大的、向内凹陷的岩壁。
岩壁上方有突出的巨大岩石,像天然的屋檐,下方则堆满了被风吹积过来的厚厚雪堆。那地方像个张开巨口的怪兽,黑黢黢的,但在狂风暴雪中,却透着一股令人心安的、可以避风的诱惑。
“是背风处!”孟屿精神一振,“可能就是地图上标的位置附近!过去看看!”
两人顶着风,深一脚浅一脚地朝着那处凹陷挪去。靠近了才发现,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浅坑。
岩壁向内凹进去很深,形成一个狭长的、约莫两三米深、五六米宽的天然裂缝。最妙的是,入口处堆积的厚厚雪墙和上方突出的岩石,几乎将肆虐的狂风完全挡在了外面!
刚一踏进裂缝的范围,那几乎要将人吹跑的狂风和劈头盖脸的雪粒子瞬间消失了,
世界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只剩下他们自己粗重的喘息声,在相对封闭的空间里显得格外清晰。
空气依旧冰冷,但没有了风刀割面的感觉,体感温度瞬间回升了好几度。
“呼……”
大力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紧绷的身体放松下来,靠在冰凉但稳固的岩壁上,抬手抹掉睫毛上凝结的冰晶,“风速…归零。环境干扰系数…显着降低。”
她一边说,一边好奇地打量着这个天然的避风港。
岩壁是深褐色的火山岩,粗糙而冰冷,上面覆盖着厚厚的、不知沉积了多少年的灰白色苔藓和地衣。
孟屿也卸下背上沉重的登山包,靠着岩壁放下,发出“咚”的一声闷响。
他活动了一下被背包带勒得发僵的肩膀,环顾这个狭小的空间。裂缝顶部有细小的冰棱垂下,像天然的钟乳石。
地面是坚硬的岩石和一层不算太厚的浮雪。
“运气不错,这地方比预想的还好。”孟屿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后的轻松,“地图上那个点,应该就在这附近了。等风雪小点,我们仔细找找。”
他走到裂缝入口处,小心地探头向外看了看。
外面依旧是白茫茫一片混沌,风雪没有丝毫减弱的迹象,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天色也变得更加阴沉晦暗。
“看样子,这雪一时半会儿停不了。”孟屿缩回头,眉头微蹙,“我们得在这里扎营了。”
“嗯!”
大力立刻点头,眼神里没有慌乱,反而带着一种“任务切换”的专注,“安全系数…提升。执行备用方案:建立临时庇护点。”
她迅速解下自己背着的轻便小包,开始往外掏东西:一块厚实的、能隔绝地面寒气的铝箔防潮垫,两个轻便的蛋巢折叠坐垫,还有老王给的帆布食物袋。
孟屿则打开那个巨大的登山包主仓。他先小心地确认了那个靛蓝粗布包裹的稳固——它被厚衣物包裹着,紧紧贴在背包最底部,纹丝不动。
然后才拿出折叠工兵铲、便携式气炉、一个小钛锅、两个折叠钛杯,以及最重要的——那顶轻便但极其保暖的双人四季帐!
在如此狭小的空间内搭帐篷是个技术活。孟屿选择将帐篷紧贴着最内侧、最避风的岩壁展开。
大力则默契地用折叠工兵铲清理掉地面那层浮雪,露出相对平整的岩石,然后铺上铝箔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