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适:** 一张加宽的大床铺着柔软的羽绒被和多个支撑靠枕。窗边有一张宽大舒适的沙发椅,旁边放着可调节高度的边几。
* **便利:** 独立卫浴,防滑垫提前铺设好,洗漱用品齐全。床头和沙发旁都安装了便捷的呼叫铃。
* **光线:** 百叶窗可以精确调节光线,避免强光直射。
* **安全:** 地面干净整洁,无任何障碍物,家具边角都用软布包裹了起来(显然是大力额外要求的)。
“辛苦你们了,谢谢。”
大力微微颔首,礼貌而疏离,注意力全在孟屿身上。她小心地搀扶着他,避开打着石膏的左臂,让他慢慢在沙发椅上坐下。
“孟先生,诸葛小姐,这是今天的晚餐菜单,”经理递上一份精致的菜单,“厨房已经收到诸葛小姐的特别食谱要求,这是根据您的要求拟定的,您看是否需要调整?另外,这是为您二位准备的热牛奶,有助于安神。” 一位服务生适时端上两杯温热的牛奶。
大力接过菜单,快速扫了一眼,拿出笔在上面做了细微调整:“清蒸鱼改为鲈鱼,刺更少。蔬菜沙拉减少生冷比例,增加一份温热的菌菇汤。牛奶很好,谢谢。” 她的指令清晰简洁。
经理点头记下,带着服务生安静地退了出去,轻轻带上了门。
房间里只剩下两人。长途颠簸(虽然很短)加上身体虚弱,孟屿靠在沙发椅上,微微阖着眼,脸色带着倦意。大力没有立刻让他上床休息,而是蹲下身,帮他脱掉鞋子,换上舒适的拖鞋,又小心地调整了他左臂石膏下的软垫位置,确保承托舒适。
“感觉怎么样?头晕吗?伤口疼不疼?”她轻声问,手指自然地搭上他的脉搏。
“还好,就是有点累。”孟屿睁开眼,看着她近在咫尺的、带着关切的脸,心中一片安宁,“这里很好,很安静。你费心了。”
“环境参数符合预设标准。”大力点点头,起身将温热的牛奶递到他唇边,“补充蛋白质和钙质,有助于恢复。小口慢饮。”
孟屿就着她的手喝了几口温热的牛奶,一股暖流从胃里蔓延开来,连带着紧绷的神经也舒缓了不少。他看着大力在房间里走动,检查空调温度、调试灯光亮度、将带来的必需品
(主要是她的笔记本、平板和孟屿的药物)整齐地放在触手可及的位置,像个精密仪器的调试员,确保每一个细节都服务于他的康复。
晚餐是酒店厨房严格按照大力要求烹制的营养餐:软烂入味的清蒸鲈鱼、温热的菌菇汤、清淡的时蔬、软糯的小米粥。每一份的量都恰到好处,摆盘精致。服务生安静地送餐、撤餐,全程高效无打扰。
大力没有坐在餐桌对面,而是搬了椅子坐在孟屿旁边。她左手端着碗,右手拿着勺子,小心地舀起一勺温度适宜的粥,递到孟屿嘴边。
“我自己可以……”孟屿看着自己没受伤的右手,有些无奈。
“右手需要保持稳定,避免牵动左臂肌肉。”大力语气平静,眼神却不容置疑,“张嘴。”
孟屿看着她认真的样子,只能顺从地张嘴。粥煮得软糯香甜,温度刚好。
她喂得很慢,很仔细,每一勺都确保他咽下去了才喂下一勺,动作虽然略显生涩,却充满了耐心和专注。偶尔有米粒沾到他嘴角,她会很自然地用纸巾轻轻擦去。
孟屿安静地接受着她的照顾,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她的脸。
看着她低垂的眼睫,挺翘的鼻尖,微微抿起的、专注的唇,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在心中涌动。这笨拙却无比用心的照顾,比任何言语都更直白地诉说着她的心意。
喂完粥,又喂了几口鱼和蔬菜。整个过程安静而温馨,只有勺碗轻微的碰撞声和两人平稳的呼吸声。阳光已经变成了温暖的橙黄色,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房间地板上投下长长的光影。
饭后,大力拿出药盒,按照医嘱,仔细分出药片,递上温水,看着他服下。然后,她调暗了灯光,将沙发椅调整到最适合休息的角度。
“你需要休息。脑震荡恢复期,充足睡眠是首要康复因子。”她像个严格的医嘱执行者。
“你呢?”孟屿靠在柔软的椅背里,倦意袭来,声音有些模糊。
“我整理数据和优化明日方案。就在旁边。”大力指了指书桌的位置。
孟屿确实累了,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消耗让他很快沉入浅眠。
大力则坐在书桌前,就着柔和的台灯光,打开笔记本和平板。屏幕上不再是草原的地图和生态数据,而是详细的康复时间表、营养配比分析、家庭环境改造建议(为回上海做准备)、以及一些关于臂部骨折康复训练的学术论文摘要。
她看得非常专注,偶尔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侧脸在灯光下显得沉静而美好。
房间里一片静谧。孟屿均匀的呼吸声,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构成了一个温暖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