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 > 第345章 贵霜帝国

第345章 贵霜帝国(1/3)

    扶南国的变局,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迅速激起层层涟漪。

    经过半年的时间,李维建立的汉区,已经初具规模。

    坚固的木石围墙将这片区域与周遭的扶南聚落隔绝开来,墙内是规划整齐的街道、砖石混合结构的仓库、工坊、商铺,甚至还有一处简易的医疗点和学堂。

    无数新型纺纱机日夜轰鸣,将运来的棉花纺成棉纱,再织成粗糙却结实的布匹,更以低廉的价格倾销到扶南国各地。

    玻璃工坊则生产着最基础的透明玻璃珠和玻璃片,这些在大汉已属寻常的物件,在扶南却依旧是价值不菲的奢侈品,被贵族们争相追捧。

    汉商们雇佣着当地的廉价劳动力,然后用生产出来的“廉价”的工业品,换取当地的香料、象牙、宝石和木材,利润丰厚得令人咋舌。

    更让临南城主欣喜若狂的是,李维兑现了承诺。

    一支由随行工匠和招募的扶南人组成的队伍,开始依照大汉的标准,拓宽临南城通往海岸的道路,雨季泥泞不堪的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

    同时,一个足以停泊大汉福船的新港口也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

    汉区,织造坊内。

    “上使您看,这是新织出的细棉布,用的是本地最好的长绒棉。”

    常昊如今已是李维的得力助手,负责协调汉商与扶南人的沟通。

    只见常昊拿着一匹质地细密的棉布,脸上满是惊叹,“这等手艺,便是安息、大秦的商人带来的货物,也有所不及啊!”

    李维捻着棉布,感受着其质感,毫不掩饰面上的得色。

    这正是经过大汉无数工匠,改良后的全新纺纱机和织布机的成果,其中代表着大汉手工业对这片土地的碾压打击。

    放下棉布,李维笑着说着:“常兄,这手艺再好,也需有足够的原料和市场才行。

    这扶南的土地肥沃,气候湿热,极适合棉花、甘蔗的生长,若能推广全力种植,再辅以我大汉的农具和技法,此地的富庶,将远超想象……”

    李维顿了顿,话锋一转:“就怕,那些贵族们,不会那么轻易的同意吧?”

    常昊脸上的笑容顿时收敛,叹了口气:“上使明鉴,近来已有不少贵族派人来打探,甚至试图用威逼利诱的手段,拉拢工坊里的那些工匠。

    而且他们还在市集上散布谣言,说大汉的布匹是带有诅咒的,穿了就会家破人亡……”

    “哼,一群跳梁小丑罢了。”

    李维轻声一声,脸上露出轻蔑的表情,“他们以为还能像以前那样,垄断一切,作威作福?”

    “上使说的也是,不过,那些家伙,显然不会甘心的,您这里还需多加小心才是!”常昊附和的同时,也不忘提醒道。

    “放心吧,我们此行带来的护卫水手虽然只有两千人,但那些人,可都是一顶一的好手,那些贵族们所谓的侍卫,不过草芥而已!”

    对于常昊的提醒,李维却是丝毫没有放在心上。

    他此行过来,可是有着朝廷支持的。

    船队中,除了商品之外,还有军中淘汰下来的甲胄、硬弓、制式强弩等。

    这些武器装备,在汉军那里或许算不得什么,可放在这里,绝对是碾压式的存在,就连扶南国王的亲卫队,也不可能有如此装备的。

    “如此就好!”

    眼看李维一脸自信的模样,常昊也不再多说什么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由李维主导的汉区工坊,依旧进行着不断的扩张。

    原本占地二十倾的区域,被扩大到了五十顷。

    最主要的是,随着李维在这里站稳脚跟,大汉境内的诸多商人和探索者也全都纷沓而来。

    这些后来者,依照李维的方式,并依照临南城的汉区为中心,开始朝着扶南国的其他城市以及周边地区开始扩张蔓延。

    随着源源不断的汉商涌入,扶南国的贵族们,也对这些汉人的扩张充满了恐惧和敌意。

    他们过去赖以生存的根基,对贸易的垄断、对平民的压榨,正在被这些汉人的工坊、廉价商品和更优厚的工钱一点点瓦解。

    尤其是当这些汉人开始向普通扶南人传授简单的耕种技巧,并以高于贵族的价格收购粮食、棉花时,贵族们的愤怒终于爆发了。

    临南城。

    一支由数个大贵族联合拼凑起来的武装,号称“三万”,实则不过一万余人的队伍,拿着简陋的刀矛、弓箭,气势汹汹地包围了临南城的“汉区”,要求李维交出汉区的所有权,并滚出扶南。

    临南城主吓得魂飞魄散,连夜派人向李维求援,自己则紧闭府门,不敢再出头。

    “呵,来得正好。”

    李维站在了望塔上,看着城外乌泱泱的人群,非但不惧,反而露出一丝期待的笑容。

    他身后,是两千名全副武装的侍卫,以及三千名经过短期训练、装备了汉式环首刀的扶南佣兵。

    这些扶南佣兵,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