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 > 第428章 西域动乱

第428章 西域动乱(2/3)

   就在王潜思虑之际,庭院中也传来一阵清脆的欢笑声。

    抬眼望去,只见一个幼小的身影,被一众侍女小心翼翼的围在中间,正不住的嬉笑玩耍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那幼小身影,正是他的儿子王恪,乃是荀采于前年所生。

    看着儿子那天真无邪的模样,王潜的嘴角也露出一丝莫名的笑意。

    “如果后代子孙都能这样快乐无忧,些许代价又算得了什么呢?”

    王潜暗自低语一声,目光也不自觉的看向了西方,越过一道道关隘,最终落在了西域的地界上。

    ……

    随着北疆的尘埃落定,帝国这台机器也进一步加快了运转的速度,并立刻将轰鸣的齿轮转向了西方——那片流淌着黄金与香料,却又陷入混乱的西域。

    凉州,敦煌。

    作为丝绸之路咽喉的都市,随着大汉近与西域的通商,如今更添了几分帝国的威严与商喧嚣。

    高大的城墙下,汉军士兵们盔甲鲜明,严密盘查着往来商旅。

    城内,最宏伟的建筑不再是佛寺或宝塔,而是悬挂着“大汉商行西域总号”金字招牌的巨大商栈。

    商栈深处,一场决定着西域命运的密谈正在进行。

    “陈公,时机已至!”

    糜乔一身华贵的蜀锦袍服,手中捧着一本厚厚的账册,眼中闪烁着精明与冷酷的光芒:“去岁至今,棉花的收购价又压了三成,那些小国的国王和贵族,为了赚更多的钱,恨不得把每一寸能种棉花的土地都种上。

    如今高昌、龟兹、于阗……等国的粮仓都快见底了!”

    坐在上首的程昱,须发已见些许斑白,但那双眼睛却变得更加深邃锐利。

    “嗯,做的不错,如今,棉花已经成了勒在他们脖子上的绞索,种得越多,勒得就越紧。”

    程昱点了点头,慢条斯理地品着茶,声音带着一丝沙哑:“那粮食呢?”

    “按您的吩咐,”糜乔露出一个近乎残忍的笑容:“咱们囤积在敦煌、高昌、楼兰三处大仓的粮食,足够整个西域吃上两年。

    但放出市场的,不足一成,西域如今的粮价比去年前涨了十倍不止!

    而那些贪婪的贵族们,不仅不想办法压低粮价,反而还开始囤积居奇,将粮食卖的比黄金都快贵了。

    西域那些小民,别说吃粮,连买棉布裹身的钱都没了,听说高昌那边,已经有人开始啃树皮了。”

    “树皮?”

    程昱嘴角微微勾起,随即摇了摇头:“还不够,派人去告诉咱们的人,让他们把口袋再收紧一点。

    尤其是那些对汉商免税有微词的,还有对粮价不满的国家,立刻断了他们的粮食供应。”

    “是!”

    糜乔恭声行事,而后快步退了出去。

    程昱和糜乔的计划,很快便在西域诸国当中蔓延开去。

    而最先受到影响的,就是那些最底层的百姓们。

    昔日绿洲环绕、商旅如织的城邦,如今笼罩在一片死寂的绝望之中。

    高昌国, 作为丝绸之路上的枢纽城市,最先受到了断粮的波及。

    王宫的大殿依旧奢华,夜夜笙歌。

    但宫墙之外,曾经富饶的农田,如今只剩下在热风中摇曳的白色棉花海洋。

    粮店门口,排着望不到头的队伍,人们攥着干瘪的钱袋,眼巴巴望着那高耸的粮价木牌,目光中充满了凄凉与绝望。

    一个瘦骨嶙峋的老人终于挤到柜台前,颤抖着掏出全家最后一点积蓄,却只换来一小袋掺着沙土的陈米。

    棉花地里,一群面黄肌瘦的孩子,在棉花地里徒劳地翻找着可能遗漏的棉桃,希望能换一口吃的。

    而以乐舞闻名的龟兹国,乐声依旧鼎沸。

    国内的王公贵族们,依旧享受着汉商供应的丝绸美酒,用压榨棉农和粮店暴利得来的宝钞,在汉商开设的赌坊中一掷千金。

    而城市角落的贫民窟里,饿死的尸体被随意丢弃在巷口,无人收殓,瘟疫开始在肮脏拥挤的窝棚区滋生蔓延。

    以盛产美玉而闻名的于阗国 也开始不太清了,原本象征着无尽财富的玉石矿坑,成了吞噬生命的黑洞。

    为了换取汉商手中昂贵的救命粮,无数破产的棉农和市民被迫签下卖身契,进入暗无天日的矿坑。

    那些监工则是汉商雇佣的本地打手,皮鞭声、斥骂声和矿工痛苦的呻吟日夜不息,美玉的光泽下,映照的是累累白骨。

    面对越发艰难的日子和无尽的压迫,反抗的种子最先在车师国萌芽。

    一个名叫阿迪力的年轻铁匠,眼看父母妹妹都饿死在粮店门口,绝望瞬间点燃了愤怒。

    这个铁匠带人砸毁了贵族们开设的粮铺,高呼起了“打倒贵族,还我粮食!”的口号。

    这一声怒吼如同火星溅入干柴,瞬间点燃了积压已久的民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