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我去投皇叔,吕布直摇头 > 第309章 医仙于吉

第309章 医仙于吉(1/2)

    “道士?于吉?”

    刘晔眉头微皱,追问道:

    “仲平将军欲寻之人,可是那位江东民众口中的‘于神仙’?”

    “于神仙!?”

    霍骁面色一愣,这才想起,刘晔乃扬州名士。其久居庐江,那一江之隔的江东知名人物,自然是知之甚详!

    霍骁不禁奇道:

    “此人在江东百姓中,竟有如此名望?”

    刘晔轻抚长须,耐心解释道:

    “仲平将军有所不知,那于吉曾作《太平青领道》,传道于吴郡,会稽等地,信众皆尊其为太平道师!不过......此人倒并非黄巾贼张角兄弟那般妖言惑众,掀起四方动乱。”

    “于吉设立精舍,以符水为百姓治病,又焚香传道,宣扬黄老之学。非但山野村夫,市井小民皆尊称其‘于神仙’,甚至那江东世家中人,也有不少信奉其太平道!”

    (注:于吉与张角的“太平道”理论均源于《太平经》。但于吉并无张角那般政治,军事野心,只想宣传自己的“理想主义”,以此教化民众,所以虽同称太平道,理念却是大不相同~)

    刘晔一番叙述,倒是颇符合霍骁对于吉这位“江东医仙”的“固有印象”。

    待他来到这个时空,得遇“授业恩师”左慈,又听入门更早的爱妻雪筠提过,授予张角《太平要术》的南华仙人乃左慈大师兄,行医布道于江东的于吉则为二师兄,而左慈居末。这三位“仙人”同为鬼谷门人,各有所长!

    传闻这位于吉师伯性情淡薄,与南华,左慈二人虽有往来却并不密切。

    而其《太平青领道》脱胎于黄老之学,宣扬顺应天道,无为而治。

    至于这“符水”救治民众的手段,霍骁以后世思维揣测,不过是提前混入草药等物,又以焚烧符箓掩人耳目,再借宗教权威与心理暗示等手段“治疗”患病之人!

    思虑及此,霍骁对刘晔道:

    “子扬先生,那于吉若在江东百姓,甚至世家大族中有极大声望,便是此番江东大疫的关键人物!”

    刘晔有些不解问道:

    “仲平将军是说......仅凭于吉医术,亦或是符水等神妙手段,便能将江东大疫消弭?”

    霍骁摇头道:

    “大疫若起,又岂是一人之力能抵御!在下好奇的是,若此番大疫,于吉借符水治病,宣扬太平道,孙策会如何看待此举?”

    “如子扬先生所言,江东世家不少皆信奉太平道,是否会有人借于吉之名,在江东搅风搅雨,与孙策暗中为难?”

    刘晔果真一点就透,很快也意识到其中关键。

    “孙策性情急躁,权欲颇重!于吉若在此时借治病救人传道,恐怕正触其逆鳞!”

    刘晔目射精光,缓缓道:

    “若孙策不顾民意,一意孤行处置于吉,其恐怕更失江东士民之心!”

    霍骁赞许一笑,道:

    “正是如此!所以在下才想请子扬先生布置烛龙秘谍,留意于吉动向及孙策态度,我军便可及时谋划应对,掌握主动之权!”

    其实,霍骁还有更深层次的考量并未提及。

    那就是原本时空,似乎于吉被孙策所杀,随后便发生了许贡门客刺杀孙策,致其重伤的事件。

    霍骁虽不信于吉真有“尸解成仙”,以鬼魂向孙策索命,让其伤重而亡的“玄幻”本事。

    但或许其中......另有一番不为人知的“隐秘”!

    如今,许贡比原本历史时空“更进一步”,竟起兵发动叛乱。

    虽其依旧被孙策所杀,麾下叛军亦被屠戮,成为了此次江东大疫的“导火索”。

    那么许贡三门客,是否照旧会寻孙策复仇?霍骁心中也不敢确定!

    毕竟自己到来的这个时空,吕布断臂而未丧命白门楼,曹昂在宛城之变逃出生天,官渡之战迟迟未至,主公刘备不但徐州未失,还击退孙策,夺得江淮之地......

    正因这一系列蝴蝶效应,霍骁也不知江东局势究竟会走向何方。

    孙策遇刺等未卜先知的“猜测”,过于耸人听闻。

    霍骁也不好对刘晔言明,只得叮嘱其提前布置烛龙情报网,自家方可伺机而动!

    刘晔听霍骁思虑周密,也是慨然应允,当即通过烛龙传令渠道,命潜伏于江东的秘谍留意于吉之事。

    就在刘备治下的庐江严防死守,防止江东疫病传入之时,位于江东腹地的吴郡,会稽两郡大疫却早已愈演愈烈!

    非但民间百姓多有染疫病死者,连江东世家大族中人,甚至孙策麾下的文武重臣亦有多人染病。

    江东寻常医者对此几乎束手无策,短短半月间,孙策治下便有上万人口染疫而亡!

    一时间,江东之主孙策屠戮降兵,以至上天震怒,降下天罚的“传言”甚嚣尘上,孙策大怒,却禁之不绝。

    恰在此时,有“于神仙”之称的太平道师于吉出山,号召教众信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