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听泉鉴宝:开局进秦始皇陵墓 > 第514章 千年前的农作物种子

第514章 千年前的农作物种子(1/2)

    古先生在思考,要不要打开一个陶瓮。

    毕竟接下来要介绍陶瓮里面的东西,没有实物难以让人信服。

    古先生觉得的可以问网友,看他们有什么意见。

    “各位直播间的粉丝们,你们已经看到陶瓮的外表,有没有猜到里面装的什么东西?”

    古一鸣:“既然此陶瓮被叫做“永生之种瓮”。

    而且陶瓮上面还绘有“生命之树”。

    我觉得应该跟“生命之树”上的果实有关。”

    唐青接话道:“我也赞成古兄的说法,陶瓮里面装的是果实有关。

    此陶瓮被称为“永生之种瓮”,我觉得在哪个“种”字上。

    树、果实、种,这几个字联想在一起。

    我觉得此陶瓮中装的是农作物果实的种子。”

    古一鸣一拍大腿,“对啊…,我怎么没想到!

    陶瓮里面肯定装的农作物种子。”

    夏国:【好家伙,我还没想到,就被他俩给猜出来了。】

    扶桑国:【我可只想到了果实,没有想到里面装的是种子。】

    玻璃维亚:【古一鸣和唐青说的对,里面肯定装的是农作物种子。

    我们以前发现的阿卡帕纳金字塔里,就发现装有农作物种子的罐子。

    只是没想到,此金字塔里装农作物种子陶瓮是这样的。】

    古先生夸奖道:“大家都很聪明,都已经猜到此陶瓮里面的东西。

    现在我们面临一个问题。

    大家想不想打开此陶瓮,来证实我们的猜想。”

    “但是有一点我得提醒大家,一旦我们打开此陶瓮,就无法还原陶罐的密封。

    如果没人找到此金字塔,此陶瓮里的种子就毁了。”

    “但是还有另一种可能。

    此陶瓮里的种子,因为时间放的太久,早已经毁了。”

    “现在这个打不打开陶瓮的决定,我决定交给各位网友来决定。

    我发一个问卷,同意打开的就点击“同意”,不同意打开的就点击“不同意”。

    有效时间两分钟,大家开始点击。”

    古一鸣:“我当然同意,我想亲眼看存放上千年的种子。”

    唐青:“我也点击同意,机会太难得。

    如果被人走,我们这辈子都不可能再见到。”

    夏国:【我也同意,我可是第一次见千年前的农作物种子。】

    夏国:【我也同意,我们就是一般平民。

    也就只有古先生给我们看,千年的农作物种子,我们去博物馆都不一定看的到。】

    扶桑国:【我也同意,此地有7陶瓮都是装的农作物种子,打开一陶瓮也无所谓。】

    哥伦比娅:【我也同意,我也想看千年前老祖宗留下了什么种子。】

    玻璃维亚:【我不同意,一旦陶瓮打开,没人短时间内找到金字塔,千年前农作物种子就毁了。

    这可是研究千年前农作物的好东西,毁了太可惜。】

    由于古先生给的时间太短,他直播间在线人数有5千多万人。

    点击“同意”的数字,简直像火箭一样往上飙。

    而点击“不同意”的人,那就少很多。

    毕竟古先生直播间的平民百姓占大多数,他们有可能一辈子都没见过千年前的农作物种子。

    既然能在古先生直播间看到,他们肯定高兴的同意。

    而那些不同意的人,如果古先生猜的不错,应该是搞考古、相关的教授和科研人员。

    当两分钟时间到的时候,同意的人达到了5千多万。

    而不同意的人,才寥寥100多万。

    “时间到,停止点击!”古先生喊道。

    “大家应该看到了数据,我就不多说,数据悬殊太大。

    既然大家都同意打开,那我就打开此陶罐。”

    古先生说着拿出工具,把陶瓮上面的盖石敲开。

    古先生用头灯照在陶罐里,里面装满了农作物种子。

    但是里面装的不是一种种子,而装了许多种类的农作物种子。

    “各位网友,大家看仔细了。

    古人装农作物种子的时候,是完全混合装的。

    也就是说,7个陶瓮里面装的都是一样。

    古人应该是害怕有陶瓮里的种子毁掉,至少其它的陶瓮里种子是好的。

    那他们所有农作物的种类就保存了下来。”

    古一鸣:“古先生说的对,古人还真是聪明,想尽了一切办法。”

    夏国:【终于看到千年前的农作物种子,原来是长这样。】

    夏国:【我看此陶瓮里的种子就保存的很好。

    虽然有一些毁了,但是有一些还是好的,只是感觉种子有点干。】

    扶桑国:【种子干无所谓,只要给种子水份和营养,它们照样会发芽活过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