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听泉鉴宝:开局进秦始皇陵墓 > 第261章 古人的雅趣

第261章 古人的雅趣(1/2)

    唐青再次向下展开,第二节断裂处出现。

    【好家伙,没想到还有一处断裂处。】

    【现在这幅残品画断成了三节,难度又再一次增加,我倒要看唐青怎么修复。】

    【你们这些人,光看此残品画怎么修复。

    难道就没有发现此画没有署名嘛?

    连画是谁的?是哪个朝代的都不知道。

    说不定此残品画就是上周的画!】

    【哎呀,你这么一提醒,还真是!

    此画居然没有落款,意思是谁的画都不知道?

    唐青胆子可真大,连谁的画都不知道,就敢花28万买下来。】

    【有没有人看出此画属于哪个朝代?】

    京城美工施教授:【我看此画有点属于宋代的风格!】

    魔都美工曲教授:【这幅残品画我见过,确实是宋代的画。

    它之前是在魔都古玩市场老胡的店里。

    就是因为此画是残品,又没有落款。

    所以老胡是放了好多年,都没有卖出去。

    没想到,今天居然被唐青给买了。】

    魔都博物馆楚教授:【我也在老胡店里见过此画。

    画确实是宋代的,但是谁的就不知道了。

    我其实挺喜欢此画,因为它是残品,又没有落款。

    老胡要的价格又有点高。

    我如果买下此画,还要花大价钱请大师修复。

    我算了一笔账,实在是不划算,所以没有购买。

    我想很多看过此画的人,都跟我一样的想法。】

    【其实最主要是此画没有落款,如果此画是一个宋代名人所画。

    它的价值足够高,我想早就被人给买走。】

    唐青没有想到,他的直播间里,居然还有几个教授。

    而且他们都见过此画,现在都不用唐青解释,就知道此画是宋代的。

    这么多人见过此画,说明此画在老胡那里确实放了很久。

    这么多教授都认识老胡,说明老胡还是很厉害的人物。

    这古玩市场里面,还真是卧虎藏龙。

    随便一个卖字画的小店,还这么多教授认识。

    唐青指着此残品画,“此画确实是宋代。

    既然直播间里有那么多教授,有没有人觉得此画有点眼熟?”

    魔都美工曲教授:【我知道唐青说的意思,你应该指的北宋崔白。

    我当时确认是宋代画时,就觉得有点像崔白的作品。

    可是就是没有找到落款,所以不敢冒险买。】

    京城美工施教授:【我当时觉得也像北宋崔白的作品。

    我当时可是花了几天时间找他的落款,可就是没有找到。

    所以在没有明确是北宋崔白的作品时,我也没有敢买。

    要是真是北宋崔白的作品,即使是残品28万,恐怕早就被人买了。

    哪怕是上百万,或者千万都有人买。】

    【卧槽,此画要真是北宋崔白的画,居然这么值钱?】

    【啧啧…,现在就看唐青怎么证明,此残品画是北宋崔白之作。】

    唐青指着此画,“正如各位教授所说,此画很像北宋崔白的作品。

    直播间的其它人可能不懂,我就给大家解释一下。

    大家可以在手机里查阅北宋崔白的资料,在这里我就不多说。

    大家再在其中找到崔白的《双喜图轴》那幅画。

    也有学者称它为《禽兔图》。

    因为有学者指出,画中鸟类尾部羽毛长而飘逸,不像是喜鹊而近于“绶带”鸟。”

    “大家拿着北宋崔白的《双喜图轴》图,再对比一下此残品画,是不是有很多相似之处!

    两幅画的背景差不多,都是描绘秋日萧瑟的旷野。

    枯木折枝、竹叶摇曳、衰草伏地,狂风加剧紧张的氛围,传递着深秋的寒意。”

    “树枝上同样是两只喜鹊,连它们的表达方式都一样。

    一只喜鹊踞枝俯身鸣叫示威,另一只喜鹊展翅腾空。”

    “所以,很多人看第一眼此残品画,都会拿北宋崔白的《双喜图轴》做对比。

    猜想此残品画是北宋崔白所画。

    可是此残品画没有落款署名,所以很多人不敢出手,害怕是别人模仿《双喜图轴》所画。”

    魔都美工曲教授:【唐青说的对,我就是害怕此残品画是别人模仿的,所以不敢购买。】

    京城美工施教授:【大家看了此残品画,都是同样的心里。

    反正拿着放大镜,把此画的每一个角落都仔细看过,就是没有找到落款署名。】

    魔都博物馆楚教授:【我可是连续研究几天此残品画,都没有找到落款署名。

    我看它八成是仿品,只是模仿者的画工很厉害。】

    唐青对着镜头笑着说道:“各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