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听泉鉴宝:开局进秦始皇陵墓 > 第430章 晚清普通青铜佛首

第430章 晚清普通青铜佛首(1/2)

    “这…,还真有出处来历!!!”刘洋惊讶道。

    “难道真是三煋堆里面的文物?”

    唐青笑道:“难道我还会乱说。

    反正此青铜瞪目巨喙神鸟是你的东西。

    它怎么处理,我们也不会插手,你自己看着处理。”

    其实刘洋拿着青铜瞪目巨喙神鸟,也是一个烫手山芋。

    毕竟这东西对三煋堆来说,研究意义是很大的。

    如果刘洋自己收藏,除了他们几人认识,就没人认识此物。

    而且一旦被外人知道,可能还存在风险。

    如果刘洋把青铜瞪目巨喙神鸟捐出来,他自己又不甘心。

    所以外人不好给刘洋做决定,只有他自己做决定。

    今天来的不少人,都带了自己捡漏的文物过来。

    唐青也也没有去看,毕竟别人捡漏拿来显摆,万一被他看出来是假货,那不是得罪人。

    如果有人主动找他鉴别,他肯定不会推辞。

    刘洋装好他的青铜瞪目巨喙神鸟,他准备去找他的老师协商。

    几人喝茶正闲的无聊,一个年轻人走了过来。

    几人看着年轻人走过来,马上有了精神,都以为鉴宝生意上门。

    年轻人叫苏亚舟,他确实是让唐青鉴宝。

    不过宝物有点大,他没有拿进过来,而要过去看。

    唐青有点好奇,到底是什么东西,而不方便拿。

    唐青几人跟着苏亚舟来到大厅的另一角。

    现场不止邀请了他,还邀请了其它一些人。

    一张大桌子上,而且还是一张加固的桌子。

    上面高耸盖着一块大红布。

    唐青看到红布的第一眼,就猜到红布盖的不是佛像,就是佛头。

    只有与佛有关的东西,才可能盖上红布。

    苏亚舟站在桌前,“各位,这是我从海外带回来的古文物。

    本人的能力有限,请各位帮我鉴别一下。

    非常感谢各位!”

    苏亚舟说完拉开红布,一个很大的青铜佛头出现在众人面前。

    唐青粗略估计了一下,此青铜佛头大概有一米高,在佛头里算比较大的。

    “我去,苏亚舟,青铜佛头都被你带回来了!”

    “青铜佛头,好东西啊!”

    “苏亚舟,青铜佛头,你的手续齐全嘛?

    就敢明目张胆的拿出来给大家看。”

    苏亚舟拿出一个文件袋,“大家放心,一切手续齐全。

    甚至连买卖的手续都合法。”

    一群年轻人争相围过去观看,连二楼都有人伸头出来看。

    “是清代的佛头!”有人看了说道。

    “从年代来看,确实是清代佛头!”又有人说道。

    “虽然是清代佛头,但是个头这么大的青铜佛头,还是很少见。”又有人看了说道。

    “从佛头外观造型上来看,这是一尊清代的普通青铜佛头。”有人给出了精准答案。

    唐青走上前,围着佛头逛了一圈。

    从佛头外观看,确实很符合清代普通佛头的特点。

    清代普通青铜佛首以黄铜为主,氧化后呈现红褐色或者熟栗色包浆。

    这样的材质质地较硬,显得光泽澄黄。

    它与明代以前青铜佛首不同,清代的黄铜敲击声显得清脆,手感则沉实。

    而到晚清时的佛首,因为铜质的下降略显得轻飘。

    清代的佛首多采用失蜡法铸造,底部可见蜂窝状气孔,无范线。

    清代的普通佛首内部是中空,佛首胎体厚度均匀。

    但是工艺较宫廷的造像更简化,细节略显得生硬。

    清代普通青铜佛首的脸型显得方圆丰腴。

    它的额头宽阔而饱满,双眉细长而显弯曲。

    它的眼睑低垂并呈现“慈悲内敛”的状态,但是缺乏灵动感。

    清代普通青铜佛首的发髻颗粒分明,但是排列显得机械。

    它的耳垂圆润并下垂至肩,嘴角约显微扬,但是弧度显得有点僵硬。

    也就是说,佛首受清代程式化审美的影响。

    普通佛首的神韵约趋于呆板状,不像明代的佛像那样慈祥柔和。

    清代普通青铜佛像衣褶呈现放射形的分布。

    线条显得直硬而曲折,丝绸的质感显得宽厚,它缺乏明代“行云流水”的自然飘逸感。

    清代普通青铜佛首的冠叶显得扁平无镂空。

    它的纹饰显得简化,而它的眼线为波浪形,也就是三折式,之间的间距显得较宽。

    清代的普通佛首极少镶嵌有宝石或者银饰,显得跟宫廷的佛首层次分明。

    也就是一种封建等级分层。

    唐青走上前,用手敲了敲,声音显得清脆。

    但是清脆里面又有点不同,应该是铜质稀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