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洛伊四世在后方得到的消息,则是“战略调”和“暂时的战术性撤退”。
没有人愿意承认,历史悠久的哈布斯堡王朝,会面对如此恐怖的失败。
奥匈政合国的军队,也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
……
霍恩海姆少校站在临时居所内,窗外是绵延不绝的难民潮。
衣衫褴褛的士兵和哭嚎的平民。
遭到异虫感染的伤员,被铁丝网和火焰喷射器组成的隔离带,阻挡在外。
奥匈政合国的双头鹰旗帜,被践踏在泥泞中,取而代之的是恐惧与混乱。
没有人能预想到,这个几天前光鲜靓丽,被民众夹道欢迎的庞大军队,竟会……沦落到今天这种地步。
霍恩海姆的手指,微微发抖。
因为眼前发生的一切,和他最坏的预测相符。
奥匈帝国已然崩溃。
加利西亚战役的惨败,不仅是普通的军事失利,而是一场体系的瓦解。
弗里德里希大公的不作为,康拉德元帅的盲目乐观、各个部队之间的不协调性……这让整支军队陷入混乱,沦为待宰的羔羊。
四十万人死亡。
十多万人伤残或感染。
百万规模的军队,和猪猡的表现无异。
现在,溃败的浪潮,正在冲击奥匈政合国的国内秩序。
想到这里,霍恩海姆深吸一口气,摊开新的信纸,在上面划出锋利的字迹。
“致最尊贵的皇帝陛下,臣于边境的临时住所内,呈交一份紧急报告:
奥匈政合国的军事力量,已遭受不可逆的打击。
加利西亚战役的失败并非偶然,而是其指挥体系、后勤能力、军队士气的全面崩溃。
即便战后幸存,奥匈也将沦为三流国家。
它们的精锐部队损失殆尽,财政也濒临破产。多民族组成的军队内部,对胜利存疑,忠诚度产生了剧烈的动摇。
维也纳的权威正在瓦解,匈牙利议会已经在讨论,脱离军事同盟的可能性。
但是,帝国绝不能坐视奥匈政合国的崩溃。
若奥匈防线全面失守,异虫将直接威胁我国东境。
更危险的地方在于,若奥匈政合国解体,其境内的斯拉夫人、匈牙利人、罗马尼亚人极可能爆发独立运动。
这会让整个中欧陷入混乱,为异虫提供可乘之机。
届时,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奈西米亚半岛,也会土崩瓦解。
臣建议:
1. 立即派遣三个集团军进驻奥匈边境,协助其稳定防线。
2. 接管奥匈军队的指挥权,避免其继续执行自杀式进攻。
3. 提供经济援助,但必须附加政治条件,确保维也纳在未来仍受我国影响。
我们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若处理不当,这场战争将不再是收复失地的远征,而是帝国覆灭的开始。
冯·霍恩海姆少校,于帝国历xx年xx月xx日。”
写完这些话,霍恩海姆的眉头仍拧成一团。
作为泰勒帝国优秀的将官,他非常清楚帝国面临的困境。
支援奥匈政合国,将使原本就捉襟见肘的军队,变得更为稀少。
虽然帝国在前线的作战部队,远超多玛共和国外的其他国家,常备兵力达到四百万。
可维持奥匈的残存防线,会面临事实上的三线作战。
霍恩海姆放下笔,凝视着窗外。
溃兵仍在涌入边防站的检疫区,更远处,地平线上的火光在不断闪烁。
战争,已离此地不远。
……
泰勒尼亚,帝国大楼。
总参谋部。
埃里希·冯·法金汉上将站在巨大的办公桌后,双手撑在铺满地图的桌面上。
夕阳的余晖,透过高耸的哥特式窗户,斜射进来。
为他灰白的鬓角,镀上一层金色。
窗外,微风拂过菩提树下的街道,带来一丝难得的清凉。
“报告!”
联络官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法金汉头也不抬,“进来。”
军官快步走入,军靴在地板上敲出急促的节奏。
他的手里紧握着一份电报,指节因太过用力,显得微微发白。
“总参谋长阁下,来自东线的最新战况。奥匈政合国在加利西亚全线溃败,虫群已进入拉瓦到罗斯卡亚一线。”
房间里的空气凝固。
法金汉直起身子,把眼睛从地图上移开,落在副官手中的电报上。
他没有立即接过,而是转身走向窗边,背对着副官。
窗外,帝国大楼前面,飘扬着泰勒帝国的黑鹰旗帜。
“伤亡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