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善始终站在林夜身侧不远的地方,如同沉默的守护神,警惕地观察着每一个人,尤其是那个红发青年和瘦高男子。
研讨会结束后,周教授特意留下林夜和邹善,带他们去了自己的办公室。
“林小友,今天真是多谢你了!”周教授关上门,语气带着激动,“你的观点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尤其是关于能量属性辨别和疏导的思路,或许能应用到更多文物的保护和研究中。”
他拿出一个古朴的木盒,打开后,里面是一块巴掌大小、色泽温润的白色玉璧,玉璧上刻着云雷纹,中心有一个小小的孔洞。
“这是我们馆里另一件有些‘特别’的藏品,”周教授压低声音,“西汉时期的出廓玉璧,据说出自某代诸侯王陵。它本身很安静,但每次我们试图用射线等技术深度检测其内部结构时,仪器都会受到不明干扰。有研究员靠近它长时间工作,会感到心神宁静,甚至思维清晰,但也有人会觉得昏昏欲睡。我们一直搞不懂原因。”
林夜凝神感知,这块玉璧散发出的能量非常柔和、纯净,带着一种安抚和滋养的特性,与青铜剑的肃杀截然不同。但在这股纯净的能量深处,似乎有一层极其细微的、如同薄膜般的屏障,阻隔着外界的探知。
“这块玉璧的能量很正面,有静心凝神的功效。”林夜说出自己的感知,“它内部似乎有一层自发的能量保护层,阻止过于‘粗暴’的探测。或许……它并非抗拒研究,而是需要一种更‘温和’的沟通方式。”他尝试着将一丝极其柔和的精神力,如同涓涓细流般,探向玉璧。
出乎意料的是,那层薄膜般的屏障并未阻挡,反而在他的精神力接触时,微微荡漾开来,传递出一股欢迎与接纳的意念。玉璧表面的云雷纹似乎亮了一下,一股更加浓郁的宁静气息散发出来。
周教授惊讶地看着玉璧,又看看林夜:“这……它好像对你没有排斥?”
林夜收回精神力,笑道:“可能我的能量比较‘温和’。周教授,或许你们可以尝试在检测时,先用一些带有安抚性质的香料或者音乐,营造一个平和的能量环境,再慢慢进行检测,可能会减少干扰。”
周教授如获至宝,连连记下。
离开博物馆时,已是华灯初上。坐进车里,邹善才开口问道:“感觉怎么样?”
林夜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流光溢彩的街景,轻轻吐出一口气:“收获很大。看到了很多不同的观点和方法,也确认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是对的。”他顿了顿,语气认真起来,“而且,我感觉……这个世界隐藏的东西,比我们看到的要多得多。那个‘龙渊’,恐怕只是冰山一角。”
邹善沉默地点了点头,大手覆盖在林夜的手背上,用力握了握。无声的支持,胜过千言万语。
回到小院,迎接他们的是温暖的灯光和饭菜的香气。林昼像个小炮弹一样冲过来抱住林夜的腿,叽叽喳喳地问着开会好不好玩。刘备、张飞他们围上来询问情况,诸葛亮和关羽也投来询问的目光。
林夜将研讨会上的见闻,以及后来玉璧的事情,简要地说了一遍,略过了红发青年的挑衅,只强调了交流的收获。
听完后,诸葛亮羽扇轻摇:“博采众长,方能进步。小夜今日表现,颇有大将之风。”能得到诸葛亮如此评价,可见他对林夜的成长极为满意。
关羽也微微颔首:“不骄不躁,明辨是非,很好。”
晚饭后,林夜照例在院子里活动,消化今天的收获。他发现,与不同能量属性的接触和辨析,让他对自己精神力的操控更加精细入微。他甚至尝试着,将今天从玉璧上感受到的那股“宁静”意念,融入到自己的精神力中,虽然还很生涩,但确实感觉到精神力的波动变得更加平稳、内敛。
夜深人静,林夜躺在床上,回顾着这充实的一天。研讨会打开了新的视野,博物馆的玉璧带来了新的启发,而“龙渊”的阴影和研讨会上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也提醒着他前路的复杂。但他心中没有畏惧,只有愈发坚定的信念和探索的欲望。
他知道,明天的太阳升起时,又将有新的挑战和机遇等待着他。而他已经准备好了,在这个平凡又不凡的世界里,一步步走下去,守护他所珍视的一切。成长的轨迹,就在这日复一日的学习、实践与守护中,被清晰地勾勒出来。
日子一天天过去,小院渐渐找回了“龙渊”出现前的闲适节奏,甚至多了几分往日没有的松弛。安全局那边,诸葛亮和关羽仍在暗中追查“龙渊”的踪迹,偶尔会带着文件来小院商议,但从不在林夜面前提及太多紧张的细节,只说“一切进展顺利”。林夜也乐得享受这份平静,把更多精力放在消化研讨会的知识、练习符文绘制上,偶尔还会陪林昼在院子里玩捉迷藏,或是跟着邹善学几招基础的拳脚功夫。
周末的清晨,阳光格外明媚,金色的光线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石板路上,风里带着淡淡的花香。刘备早早就起了床,在院子里侍弄完花草,突